擬成立管理局 發展海陸活動 中環海濱或准放風箏踩單車

擬成立管理局 發展海陸活動 
中環海濱或准放風箏踩單車

【本報訊】中環摩天輪下周投入服務,勢成為中環海濱新地標。政府與海濱事務委員會就成立海濱管理局,正進行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委員會公眾參與核心小組主席吳永順稱,香港海濱潛力遠不止於一個摩天輪,若管理局成立,可率先發展較少爭議的中環、灣仔海濱。除引入摩天輪、遊樂場,也可發展更多元化空間,不再停留在限制多多的康文署式休憩場所。
記者:譚靜雯

吳永順稱,中環海濱可考慮增設大排檔等食肆。朱家駿攝

擬成立的海濱管理局將一站式全面規劃、設計、營運及管理海濱用地,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將於12月底結束。海濱事務委員會公眾參與核心小組主席吳永順表示,維港海濱全長約73公里,單論面積及長度,全球多個世界級海濱景點均比不上香港,但本港在海濱發展方面一直落後他人,主因是政府部門各自為政,至今只能發展到一個以數年短期租約形式運作的摩天輪,「𠵱家香港冇一個專責部門或機構負責,每個部門又各自為政嘅時候,永遠係去唔到世界級水平!」
吳指出,現時海濱地帶以「康文署式」的公園管理,「只係種下花花草草、放幾張凳,而受遊樂場條例規限,放風箏、放氣球、踩單車𠵱啲嘢全部唔畀!」委員會曾到海外參考多個世界級海濱景點,包括悉尼達令港、新加坡濱海灣及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等,成功共通點都是有專責部門或機構一站式管理,「但喺香港你唔會搵到一個部門『認頭』,我哋講咗10年仲未做到,但人哋已經行咗10年、20年嘅嘢。」

建議增設水上活動

悉尼達令港、新加坡濱海灣等的海濱設施多元化兼具創意,除了當地市民,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吳指香港的海濱設施可有自己特色,「食肆有人提出可以搞大排檔、雪糕檔、熱狗檔等。」另除了草地、跑步徑等靜態設施,還可以有街頭表演及市集等,令海濱有生命力,不論富貧都可以在海濱區花上大半天。
吳永順又表示,除了陸上活動之外,也可以增設水上活動,包括帆船比賽、獨木舟等等,「未必喺中環灣仔海面上進行,始終嗰度海上交通繁忙,但啟德兩邊跑道可以做水上活動。」維港海濱部份地段屬私人土地,若要有延綿不斷的海濱長廊,需要有創新的想法,「好似北角東區走廊橋底𠵱家過唔到,可以加啲橋躉整成一條板道連接。」
他指出,成立管理局最主要目標是「還港於民」,不會以賺錢為前提,讓市民可享用海濱地帶,若一切順利,海濱管理局最快可於兩年後成立。

中環摩天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