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安信信貸有限公司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年度信用卡人士的卡數結欠狀況意見調查顯示,父母組別的最高卡數結欠平均為83,300元,沒有子女的組別為73,700元,前者高出13%,有些父母的欠款更高逾100萬元。
問題來了,為甚麼父母的信用卡結欠會特別高?父母望子女成材,會不惜工本讓子女參加遊學團、興趣班,不少此類機構只接受現金,不接受信用卡,令其他消費要盡量簽卡,以保留更多現金支付子女開支。近四成受訪父母表示因為子女開支而不夠現金一次過還清卡數,子女開支為父母帶來龐大經濟壓力,直接或間接令他們欠卡數。
有卡數結欠,應該一早便還清。調查結果顯示,不論父母組別或沒有子女的組別,同樣有逾半受訪者在欠卡數時,不清楚信用卡利息收費,有的曾經「卡冚卡」,或以現金透支和信用卡現金套現計劃解決卡數問題,有的傾向只償還最低還款額(min pay)。最終令卡數一拖再拖,越叠越多,泥足深陷。
為人父母的要回歸量入為出的基本功,建立健康的家庭理財方式,透過「家庭收入、開支倒金字塔」,在收入扣除每月固定家庭開支、子女學習開支及非固定開支,這些開支包括了信用卡的花費,而不是待收入減去開支有餘後,才把餘額來償還卡數。健康的信用卡理財概念相當重要,否則當子女日漸長大,家庭開支只會越來越重,卡數問題更加嚴重。遇上卡數問題,應盡早請教專門的信貸機構了解,某些信貸機構更會有電腦軟件分析卡數狀況,以制訂合適的方案。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