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e are reading:尋找愛:《星際》伸延閱讀 - TC

What we are reading:
尋找愛:《星際》伸延閱讀 - TC

《星際啟示錄》高潮一幕,掉進黑洞的太空人在一個四維超立方體中遇上按時序重現的女兒小時房間,用摩斯密碼留下關鍵數據,讓她長大後解決難題。導演路倫不惜盡廢前功,在最重要關頭穿越科學的禁限,以玄學的「愛」——時空以外的第五維度力量——拯救人類。
路倫這個「愛的啟示」對執着於科學忠實的影迷來說不啻是反高潮,從被《引力邊緣》提升了的期望高位墮入舊片《第五元素》的假科學泥沼(該片的第五元素亦是拯救世界的愛),身兼製片人的物理學家亦無力挽救,筆者頗為失望。在宇宙學理論足以模擬宇宙歷史及星體細節的今天,路倫的野心怎麼仍須要在終極以虛幻來滿足?
詩人廖偉棠在影評《為未來的鬼魂寫詩》中,將路倫的愛理解為無以為名,蘊含宇宙真理的「道」。他說,「對於不可說的,應該保持沉默——但當你努力言說,就是詩。」若能接受詩人的善意解讀,《星際》仍可是一部令人雀躍的娛樂巨製。
詩人指出,電影主題詩《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包含一個巨大的意志」,推動人類存在下去。但路倫「努力言說」的,顯然不是迪倫.湯馬士的十九行浪漫短詩所能企及。《星際》的野心要一部跨越時空的現代史詩來承載,那只能是T. S. 艾略特的《Four Quartets》。
在這首奠定詩人終身成就的四部長詩中,艾略特以氣、土、水、火四元素為各部的主題,沉思時間和生命的意義,當中出現了十四次的愛亦算是第五元素。艾略特的愛可以是世俗的家國之愛,亦可以超越時空,是回到原點重新認識的動力,是主宰宇宙運行之道,時間背後的推手,驅動生命在生滅交迭中演化繁衍:
Love is the unfamiliar Name
Behind the hands that wove
The intolerable shirt of flame
Which human power cannot remove.
如果《四重奏》的愛蘊含宇宙真理、推動時光流逝,就不容時間逆轉。《星際》的第五維度玄學死結,只有魔術可打開。在大詩人面前,路倫的愛都顯得蒼白無力。
意猶未盡,又無意在劇情的因果悖論中糾纏,執起閒置書架多年的奇書。《愛因斯坦的夢》是身兼物理及文科教席的Alan Lightman的科學散文小說,以卅個夢境刻劃在超現實時間下運行的世界。Lightman的文字被陳之藩在序中許譽為「千仞文章寒碎玉」,書成其實是一部和科學對談的長詩。古詩學者童元方的譯本同樣「秋水文章不染塵」,對原著有着宗教般的虔誠,讀者得到的心靈滿足難以比擬。
希望讀者不怪責筆者劇透。《夢》的超立方體是有人味的:「在這個世界裏,時間是看得見的坐標的一維……她來不及收拾箱子,就衝出了家……一直衝向未來去」;時光逆行世界,先苦後甜:「一男子站在他朋友的墳地旁……但他沒有哭。他朝前望向那一日……他們兩人會在一起飲麥酒、駕帆船、談天說地。」而「在時間即圓的世界裏,每次握手、每個吻,都將一絲不移重演又重演。」

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