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耗資數百億元的西九文化區一波三折,落成日期一拖再拖、建築費上漲,令工程嚴重超支等。海濱管理局營運模式與西九管理局相約,外界不免擔心海濱管理局會否淪為西九翻版,成為另一個大白象工程或者變成無王管的獨立王國。海濱事務委員會公眾參與核心小組主席吳永順稱,初步計劃海濱管理局的董事局成員不會多於20人,而執行團隊初期傾向由公務員組成,有別於西九管理局的獨立行政團隊。
市民憂變西九翻版
吳永順指出,在首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過程中,不少市民都表達意見,指擔心海濱管理局淪為西九翻版,「海濱管理局與西九管理局相似,市民擔心會好似其他管理局咁樣,用咗好多公眾資源setup(成立)咗好大個機構,但轉來轉去之後,市民仍然係乜都見唔到。」
他表示,將成立一個具廣泛代表性的董事局,但人數將不會多於20人,成員包括主席及副主席,其中一人將是政府官員,因為不少工作都需要與政府部門聯繫。另外,執行團隊在初期傾向由公務員組成,相信可以較快開展工作,當管理局運作上了軌道後,就可以有自己的獨立行政團隊,聘請私人機構的專業人士取代公務員。他強調,管理局必須受市民監察,「社會同市民嘅聲音都好重要,要有適當嘅問責制度,接受社會監察。」
吳永順又透露,參考過外國經驗後,粗略估算管理局初期需要政府注資數十億至百億元不等,但金額仍存在着很大變數,「需要視乎政府畀幾多海濱我哋去做,如果攞得多地,就自然要多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