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的蕭菲紀蓮照片集,編輯可能以構圖美作挑選原則,多少有點「失嫂意」。譬如沒有囊括威廉科西為她度身訂做的《在中央,略略升起》,就肯定不可原諒,那不但是她巴黎時期的高峰,也埋下了後期邁向現代舞路向的種子,缺少這麼重要的一章,任何回顧都不完整。我觀舞生涯最大的遺憾,正是沒欣賞過這支舞她跳的足本,只在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紀念雷里耶夫的gala看過選段。然而短短的十分鐘也真是畢生難忘,其險、狠和絕,往後的舞者一樣有達標演繹,但只有她能把危危乎的窒息提升為美。今年巴黎秋季藝術節替科西搞流水宴專題,九月先由里昂歌劇院芭蕾舞團在撒特里劇院跳《四肢定理》,接下來輪到德累斯頓芭蕾舞團十月在城市劇場獻藝,跟着十二月夏游宮還有掛正他招牌的一壇,《在中央》當然榜上有名,收在城市劇場的節目。當晚演出非常精彩,八五年的《Steptext》打頭陣,觀眾已經拍爛手掌,一二年的雙人舞集《Neue Suite》也毫無冷場,唯獨壓軸的簽名式代表作,不知道為什麼既不緊張亦不刺激,反而不及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新一輩舞者的勁道。
照片集裏近十年的英國新編作品佔一半,當然墊着編輯的同鄉情意結,鐵粉最念念不忘的,查實是她把活動地盤搬到Sadler's Wells前穿足尖緞舞鞋留下的腳印。其中一張舞伴是勒利兹,跳的卻並非《瑪嘉烈和阿蒙》,而是比較平淡的《冬夢》──前者一九六三年雅殊頓特為瑪歌芳婷和雷里耶夫專門打造,他們以外沒人跳過,直到二零零零才由紀蓮和勒利兹重新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