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第三季度經濟表現,受惠於服務輸出和私人消費改善,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升2.7%,優於市場預期,亦較第二季的1.8%加速,然而踏入第四季因「佔中」運動爆發,及外圍經濟環境持續不明朗,政府將2014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2.2%,貼近原來估計2至3%下限。
記者:周燕芬
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昨日在記者會上稱,佔領行動已對受影響區域的零售、餐飲及運輸業造成打擊;若行動持續,她擔憂會影響香港國際競爭力、外商來港投資意慾,以至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及日後新開就業職位數目,整體經濟前景正在轉差。事實上10月份的中小企業務動向指數,已跌至2008年底推出以來歷史低位,只有41點;非內地旅客於10月份亦已出現下跌。至於金融體系則運作正常,未發現有異常情況,港滙也維持穩定。
第三季經濟反彈
本港第三季按季經濟增長,由第二季的負0.1%反彈至升1.7%。不過陳李藹倫指,第四季有機會重現按季負增長。
美國停止買債,市場普遍預期美國明年下半年加息。她強調若本港息率上調3厘,市民置業供款比率,將由第三季的57%,上升至74%,市民供樓負擔壓力將顯著加重,市民進行置業重大決定時,要留意這項風險。她又介紹,今年9月樓價按年升8%,當中以中小型單位尤甚,而較1997年,升幅更達54%。
滬港通將於下周一開通,她指有利提升本港金融市場發展機會。而在調整今年經濟增長時,已考慮及此項因素。
通脹回落至3.3%
第三季通脹由3.5%回落至3.3%,她表示隨着本地成本壓力持續緩和,以及環球通脹仍然溫和;因此調低全年基本通脹預測,由3.5%降至3.4%。勞動市場大致平穩,第三季失業率微升0.1個百分點至3.3%;基層非技術員工季內收入增長為6.8%。
第三季經濟改善,陳李藹倫解釋由於就業和收入狀況良好,股樓齊升造就財富效應,季內私人消費增速連跌兩個季度後,反彈至3.2%。跨境貿易及金融活動,亦帶動服務輸出由第二季跌2%,反彈至升2%。然而固定投資依然疲弱,第三季連續下滑,按年跌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