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美歐日支持推翻梁振英嗎? - 李平

蘋論:美歐日支持推翻梁振英嗎? - 李平

中美元首在北京首次評論香港佔中運動,不只反應雙方價值觀的差異、對待民意的差異,也反應雙方對佔中結局的預期。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佔中運動必然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影響,出現甚麼樣的結局也必然受到國際社會影響、關注,無論中共和梁振英政府喜歡與否、承認與否,都不會改變。梁振英如果一心要做中共的「板蕩忠臣」,一心要落實中共的聖旨,以暴力清剿佔領區,那麼,市民要求梁振英下台的聲浪將會延續到他下台的那一天。雖然國際社會不太會直接支持香港市民的呼籲,但他不可能逃脫國際社會的譴責,甚至要像中國前總理李鵬一樣,在「六四」後成為不受國際社會歡迎的人,數年間只能裹足國門內。
自香港爆發佔領運動後,美、歐、日的表態都極為審慎,一方面關注局勢,重申支持香港民主、自由的制度,另一方面又避免直接評論佔中運動的合法性問題。美國、歐盟曾呼籲示威者與港府雙方保持克制,英國曾對港府與學生領袖對話表示歡迎,日本表示期望香港自由開放的體制不會受到破壞。只有德國駐港總領事蘭布斯多夫(Nikolaus Graf Lambsdorff)曾直接讚揚香港年輕人的行動:「我相信香港人能為年輕一代而自豪。我確信,推進香港民主化的努力,將對政治,甚至經濟有所裨益。」
美歐日的審慎,不只是因為不想被指為操控佔中的外部勢力而遭中共報復,更因為佔中作為公民抗命有其可能違法的一面,讓外國政府不便公開支持。有駐港外交官私下表示,他們明白民主、自由是受香港《基本法》保障的市民權利,要求中國人大常委會撤回決定、要求梁振英下台,並不違法,但以香港現行法例而言,佔領行為又可能違法,他們很難直接聲援,但一旦清場發生傷亡事件,各國政府都可以從人道立場、民主立場作出反應,甚至譴責香港政府和梁振英。
中美兩國元首對香港佔領運動的公開評論,實際上是近50日來兩種價值觀、兩種政治制度的不同反應的延續和總結。奧巴馬看到的是佔中運動的宗旨、目標,希望香港的選舉透明、公正,反映港人意願;習近平看到的是佔中運動違法,公開要求梁振英「依法維持香港的治安」。對於經由民眾選舉上台下台的美歐日元首、台灣總統來說,領導人被推翻落台,是民主程序所致,是合法的,因此更需要重視不同的民意,梁振英被推翻與否只應取決於港人意願。但對於享受一黨專政權利的習近平和中共領導人來說,凡是反對政府領導人的行為就是反政府行為、就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因此認為全國人大的決定不可撼動,香港特首可以因中央的需要而調整,不能因市民的反對而下台。梁振英未公開回應中美元首的評論,但他顯然是中共政治觀的受益人,也樂於奉中共旨意清場。
美歐日基於法治精神的審慎表態,無疑令佔領者失望,而且不只未擺脫梁振英對外部勢力介入的指控,還讓中共和梁振英對暴力清場更加蠢蠢欲動。股市的滬港通將於下周實施,梁振英為兌現他對中共的承諾,正準備在近日採取清場行動、實現香港市面路路通。由於佔領區還有一批示威者堅持不退讓,法庭又駁回佔領者上訴、拒絕暫緩執行禁制令,親共團體更不諱言要借助警方之外的「熱心人士」清場,暴力衝突一觸即發,如果不能避免流血事件,梁振英將難辭其咎,屆時還想諉過於警方現場指揮官嗎?還想避過國際輿論譴責嗎?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