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10個港人1個患糖尿,去年更有360人證實死於糖尿病,但港人對糖尿病一知半解。有調查發現不足兩成受訪市民能正確指出肥胖和缺乏運動為糖尿病成因。醫學界指不少人是因糖尿併發症入院,才揭發患病,曾有20多歲肥胖男子因高血糖昏迷入院,最終不治,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年輕人也要每年驗血糖指數。
記者:梁麗兒
亞洲糖尿病基金會早前以電話訪問1,019名成人,了解市民對糖尿病認知,結果又發現,近兩成四人表示不知道糖尿病成因;近八成人自評身體健康,但超過六成人過去一年無驗血糖,不知道自己的血糖狀況。逾半受訪者無定期運動。只有一至兩成人知道糖尿病可誘發中風及腎衰竭等併發症。
20歲仔高血糖不治
基金會行政總裁兼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講座教授陳重娥表示,糖尿病為隱形殺手病,臨床上部份病人因心血管等併發症入院,才揭發早已患上糖尿病。她過往曾處理一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20多歲癡肥男子,任中港貨車司機,因高血糖致昏迷送院。原來病人過往飲食不良、少運動,已為糖尿病高危族,他病發前有尿頻等糖尿病症狀但無察覺,最終搶救不治。
陳重娥建議年輕人也應每年量度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素一次,若檢驗結果「擲界」,應同時量度其他如血壓水平,評估患糖尿病風險。她強調前期糖尿病人或可經減磅降低患病風險。本身有高危因素,包括家族病史、飲食不良、少運動或肥胖,更要定期驗血糖。
答20條問題評估
今日是世界糖尿日,衞生署署長陳漢儀指出,去年有360人因糖尿病致命,是本港第10位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馬青雲更指,本港糖尿病呈年輕化,該系一項研究評估逾1.5萬名糖尿病人,當中約一半人於50歲前病發,整體有多達兩成人在40歲前已確診糖尿病。
及早預防及治療可避免出現致命併發症,基金會設計流動應用程式「糖尿病風險計算機」(RUBY Test),讓市民自行評估糖尿病風險,可免費下載。市民回答20條問題包括腰圍、體重及疾病紀錄後,可得出風險評分,若分數為16或以上,要諮詢醫生及做相關檢測。而衞生署也推出40款適合糖尿病人的菜式供市民參考,網頁為 http://pco.gov.hk/tc_chi/resource/diabetes-friendly_recip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