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腦中的法式情調,總是華麗、優雅。中環雲咸街的Bungalow就是這樣,一室水晶吊燈,配幾幅黃金畫框的巨型油畫,大大張馬蹄形梳化,襯托菱形地磚,氣派不凡,一望就知,是fine dining的好地方。可是有誰想到眼前富麗堂皇的高級餐廳,每逢星期五、六晚上10時半,就會「變身」成酒吧?
記者:胡慧敏
攝影:劉永發、楊錦文
燈光轉暗,兩側牆身壁畫的機關如變形金剛般打開,暗藏其後的大型LED幕牆播出動畫,天花射燈會跟隨駐場DJ的音樂,擺動照射。法國貴婦,搖身變成妖媚舞姬,一本正經中又不失調皮,令人更想靠近。10月底剛開張的Bungalow是香港少數結合fine dining及clubbing的餐廳。同一個地方,先吃飯,再飲酒跳舞,不用為轉場傷腦筋,難怪試業短短兩星期,已經吸引城中潮人專程幫襯。
或者你會質疑,clubbing的餐廳無啖好食。放心,Bungalow請來曾於美國一星米芝蓮Jean Georges、The Modern、Public等幾家高級餐廳擔大旗的周裕喨(Steve)任總廚,食物自然有保證。年紀輕輕的Steve是台灣人,自小在紐約長大,敢想敢做,菜式自然創新破格。打開餐牌,果然發現一系列以法國菜為主調,又糅合東方元素的菜式。比如將麥芽糖碎撒在煎好的Rougie鵝肝上,用火槍輕炙一下,天然的麥芽甜香大大減低肥肝的油膩感;又或者將比目魚刺身捲着蘋果西芹粒同吃,明顯是東、西風味的大結合。
紐約大熱薏米沙律
烹調手法揮灑自如,可是在食材用料上,Steve卻很有堅持:肉眼扒只選阿肯色州Creekstone農場草飼牛,貪其品質穩定;鷄卷試過用本地鷄,卻嫌脂肪太多,反覆嘗試,最終還是改用法國走地鷄,而且只用髀肉。只要食材新鮮,品質夠好,Steve也樂意嘗試。像近年紐約大熱的薏米沙律,千挑萬選才揀中來自法國的大粒薏米,伴以西班牙杏仁及黑蒜,面層加一隻有機日本蛋。用叉刺穿蛋黃,將薏米混和蛋液同吃,香軟煙韌,還帶淡淡杏香,好味又健康。
都說這裏是clubbing的好地方,雞尾酒當然一樣出色。調酒師早就設計了十多款特選飲品,絕對能夠配合心情。一杯Bubblegum就深得我心,一飲滿口清新薄荷香,酒味不霸道,很易飲,適合女孩子。還有那杯用生雞蛋、氈酒、青瓜和迷迭香等調成的Egg Salad,材料真豐富,入口是濃濃的青瓜香味。
吃飯、飲酒、跳舞一站式,型男索女們,以後周末不必為轉場煩惱了。
Bungalow
中環雲咸街60號中央廣場地下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