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月底檢討通識科

教局月底檢討通識科

【本報訊】建制派歸咎高中通識科令學生「開竅」,密謀鏟除課程中政治部份。教育局將於本月底向學校進行諮詢,局方稱是學制中期檢討一部份,強調當代議題是學生學習重點。教通識科教師指出,如當局接受建制組織倡議將單元由六個減至四個,將令通識失去主科地位。課程大幅變更將失去國際認可地位。

擬將單元由六變四

教育局昨發表題為「通識教育科中期檢討正面睇」文章,澄清檢討與佔中事件無關,並進一步闡述檢討課程計劃。內文重申,09年起推行通識科,是為回應香港社會的需要和21世紀資訊傳播急促發展的步伐,透過探討六個單元內十多個主題以及相關的當代議題,擴闊他們的知識領域。
該文章強調通識科在於培育學生在社會、國家和世界各層面上,成為有識見、負責任、懂尊重、能明辨是非的終身學習者和公民。
教育局稱,局方會檢討課程宗旨實踐情況、教師工作量、整體課程內容、過去公開評核有否偏側等,明年7月公佈最終方案和長遠發展方向。
該文章特別指出,通識科的學術水平已與海外中學教育的同等課程掛鈎,包括國際文憑試(IB)及英國高級程度考試,暗示一旦大幅修改將失去國際認可,需要重新認證。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指出,建制派主要以課程過多和致使教師工作量大為由,要求將單元數量由六個減至四個,並取消獨立專題探究報告,「咁會cut(削減)到唔似主科,估計最後唔會cut。(支持通識科)啲人會守住。」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通識科政治內容不多,建制派針對當中的法治部份,不可能撤銷,「按佢哋邏輯,更加要教法治,但好難只係教佢哋想要嘅模式,即係法治只求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