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平機會2010年進行無障礙工程調查,批評當局有政策無監察,工程既無時間表,設計又不達標。政府2011年檢討後決定斥資13億元改善,定下工程時間表及須定期公開進度報告。惟勞福局公佈3,000多處「完工」的政府場地,被揭處處甩漏。局方收到《蘋果》查詢後,聲稱未完工的部份是署方的持續改善設施工程。
根據勞福局資料,北河街體育館宣稱2012年6月已完成工程,但館內殘廁門外長期貼上維修告示,門鎖及扶手只鑽孔未安裝,消防系統及洗手盆水掣未做好。
貼維修告示掩飾
有承接政府工程的外判商稱,未完成工程一般會貼上維修告示掩飾,公眾不易察覺。而楊屋道體育館四樓殘廁也應該在2012年6月「完工」,但同樣長期處於施工狀態。
建築署最初回覆指,北河街體育館殘廁改善工程今年5月中才展開,直至8月4日大致完工;而楊屋道體育館改善工程則於去年1月完工及啟用。記者再追問為何上述工程的完工日期,與勞福局公佈的不同。署方指兩個體育館的殘廁,連同其他未動工的政府處所,包括荃灣大會堂的改善大堂觸覺引路帶、觸覺平面圖、外圍裝置警示磚及引路帶等,都納入持續改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