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老年人口不斷上升,直至2041年65歲或以上的人口達256萬,平均每三名港人就有一人是長者。立法會秘書處昨發表的「人口老化」研究報告,列舉海外多項措施以增加勞動人口,包括聘用年長人士、鼓勵婦女就業及加強教育和職場培訓等。港大學者周永新認為建議的措施只是舊調重彈,全無新意,「𠵱家最重要係有乜具體措施」。
研究報告列舉不同國家的政策。新加坡政府2011年推出「特別就業補貼」,鼓勵僱主聘請年滿50歲或以上的人士工作,若員工月入不多於約2.4萬港元,僱主每月便可獲該員工工資8%的補貼。政策推出後,當地55至64歲人士就業率由2004年47%上升至去年6月65%。當地政府去年4月更預留逾10億港元,推出為期3年的「優化職場計劃」,增加勞動人口。
港推動創新發展落後
為協助婦女投入勞動市民,報告分析了北歐國家的措施,如瑞典政府向生育後投入工作的婦女,提供較廉價的幼兒服務及兒童津貼等。此外,新加坡為提升生產力,除提供完善教育制度,也制訂「持續教育及培訓總藍圖」,如資助在職人士進修等。報告也指出,本港在推動創新發展也落後其他已發展經濟體系。2012年香港研發開支總額佔生產總值的比率為0.73%,芬蘭則3.55%。
報告認為,本港面對勞動人口萎縮,但其他地方已推行多項措施鼓勵就業,以增加生產力,值得本港借鏡。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名譽教授周永新認為,報告提出的措施,本港已討論十多年,可謂全無新意,他指曾提議聘請退休或兼職教師,以配合小班教學,認為現時最重要是落實具體措施,才能改善勞動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