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Rosetta)彗星探測器經過逾十年64億公里太空長征,昨天(周三)如期向彗星投下着陸器,如成功將創下首次成功在彗星軟着陸和首次在彗星表面進行科學實驗兩項探索史紀錄。
「羅塞塔號」在本港時間昨午4時35分,向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投放「菲萊號」(Philae)着陸器。由於「菲萊號」上沒有推進器,投放稍有偏差,隨時無法落在以每秒18公里高速飛行的67P彗星,着陸是否成功的訊號要到今天凌晨才傳回地球。
「菲萊號」在着陸任務前的最後檢查,出現不少問題,包括着陸器上系統一度未能成功啟動,「菲萊號」的降落減速噴氣裝置也無法啟動,着陸時要單靠魚叉和冰螺栓穩定防反彈走,但歐洲航天局決定任務如期進行。
身懷十大觀測儀器的「菲萊號」,如成功着陸並在67P表面採集樣本,就地進行實驗和化學分析,有助解開彗星、宇宙星體以至生命源起之謎。歐洲航天局指就算着陸失敗,單憑「羅塞塔號」上11種觀測儀器,也可完成八成任務。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