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五銀行操控外滙案和解滙控再被罰48億

歐美五銀行操控外滙案和解
滙控再被罰48億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英國及瑞士監管機構,與五間大行就操控滙市達成和解,包括瑞銀及滙控(005)等在內的五間銀行,合共須支付34億美元(約264億港元),是自去年調查展開以來第一宗和解案,有份被查的巴克萊則尚未和解,繼續接受調查。受消息拖累,滙控於倫敦股價較昨日港收市跌1%,報77.65港元。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及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的聲明,瑞銀支付的金額最多,達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花旗須支付6.68億美元,摩根大通須支付6.62億美元,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及滙控則分別須支付6.34億及6.18億美元(約48.2億港元)。
五間銀行被FCA罰款逾17億美元,是FCA歷來最大額罰款,超越2013年摩通倫敦鯨事件的1.38億美元罰款;亦是FCA首宗銀行集體和解。其中瑞銀被罰3.71億美元最多。

巴克萊仍未達成和解

FCA指,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間,該等銀行未有效監管,讓外滙交易員將銀行利益置於客戶、其他市場參與人士及英國金融體系之前;又指銀行未有管理明顯的私隱、利益衝突及交易操守等風險。FCA未與巴克萊和解,指會繼續調查巴克萊的外滙交易業務。
CFTC則指該五間銀行嘗試操控、協助及教唆其他銀行操控環球外滙市場指標滙率,五間行被CFTC罰款逾14億美元。CFTC指該等銀行的交易員與同業合作,操控外滙指標滙率,同時分享客戶交易資訊。摩通及花旗同被罰3.1億美元,為五間銀行中最多。
美國貨幣監管局亦可能在稍後時間公佈其他罰款,預料美銀亦會包括在內。美國司法部及英國嚴重詐騙調查局則繼續就事件進行刑事調查;美國聯儲局與司法部將合作調查事件。
FINMA僅要求瑞銀罰款1.38億美元,指該行嚴重違反外滙市場中正當商業操守的要求。連同巴克萊在內的6間銀行,近期均為包括外滙市場調查的法律事務,合共撥備5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