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在搜尋器輸入「不丹」,在首十個搜尋結果之中,總有三、四個連接「快樂」二字;翻查以往有關不丹的旅遊報道,「幸福國度」、「快樂王國」等標題不絕。而我不打算談「快樂」。近月,「冇可能㗎,算吧啦!」這句話屢聽不鮮,在這個功利主義社會,利益與可能性幾乎是決策唯一準則。正如當初聽到慈善機構「點滴是生命」籌辦「點滴善行在不丹」,一行四、五十人有老有嫩,在海拔2,300米與4,21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步行六十公里,兼且要在攝氏零下十度的雪地上露營,心諗:得唔得㗎?太冒險了吧?出現高原反應唔上唔落點算先?回想飛機降落帕羅(Paro),在跑道上滑行仍未停定,後方傳來熱烈掌聲與歡呼聲,為的是慶祝飛機成功着陸這個世上十大最難降落之一的機場……我估,當初應該也有人說:「在這種地方建機場,冇可能的!」
記者、攝影:曾冠輝
自二○一○年起,點滴是生命每年都會舉辦一、兩次善行籌款,為國內乾旱及貧窮地區籌募經費興建水窖、塘壩,解決當地食水問題,善行足迹早已踏遍新疆、西藏、雲南、四川以至北海道、沖繩等地。今年,來到不丹,點解不丹?營運總監李秀芬(Debbie):「不丹是一個快樂國度,與行善目的配合:助人快樂。」結果,反應始料不及地熱烈,報名人數過百,經體能測試合資格人數也有九十,最後組成兩團。
「不丹此行應該是最艱苦的一次。」高海拔行山露營未必是新鮮事,但對一個慈善機構如此人多勢眾地舉辦這類型活動,其實幾大膽。當收到Debbie的邀請時,她經已和同事於四月為此行實地試行勘察路線,務求掌握山上實際情況。三日兩夜的行山旅程行走不丹風景最美的登山路線 Druk Path,由海拔2,600米徒步至最高點4,210米再回到2,300米,兩晚於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露營,對體能絕對是一項挑戰。於是出發前,每位團友除了各自籌款,還得至少參與六次行山訓練增強體能,以應付空氣稀薄的高海拔環境。
從海拔二千六到三千八
天未亮,從酒店捎來一包早餐摸黑出發。由帕羅到山腳起點舍露娜(Tsaluna)車程大約三小時,到埗已見導遊、挑夫以及由馬和驢組成的運輸隊整裝待發,五十人三天兩夜的行囊,加上連日的糧食和露營用具全託負在他們的背上。第一天行程由海拔2,600米攀升至3,880米的吉米拉措(Jigmelangtso Lake)營地,十五公里的路程爬上高逾一座大帽山的高度,輕鬆?平地上可以咁講,在高海拔地區就唔係講笑。起步之初還好,斜度不高,在原始森林間沿溪流緩緩爬升,河谷之中紅橙黃綠紛陳,在攝氏十多度的空氣之中滲滿秋意,氣喘、心跳,仍然心曠神怡。不丹人篤信藏傳佛教,山間不時掛有五彩經幡,經幡上印有六字真言和風馬圖案,五種色彩各自代表自然界不同物事,藉風吹拂彩旗於空中翻飛,讓禱文散播,是祝福,是宏揚佛法,也是對自然和神明的崇敬,亦為山野增添色彩。
心跳得快,腳走得慢,既怪罪於身體未好好適應高原空氣,亦怪不丹山野過份美麗,邊行邊舉機到處留倩影,原定中午十二時左右到達午飯的谷地,結果,遲了足足一小時。隨行廚子早已備好熱食恭候,雞肉、蔬菜、飯和意粉,還有水果、熱茶和咖啡,非常豐富,大夥兒就在草地上席地而坐開餐放飯。
「剛才的路段是熱身,接着會是不斷的上山,而且我們的時間有點落後,大家盡量少點拍照,趕在天黑之前到達營地。」果然,往後的路更斜,亦更爛,路徑收窄,暗藏泥窪,一不小心便深陷泥濘。往上爬,植被漸少,樹梢婀娜多姿,一身地衣掛上了雪,夢幻如天國異境。陽光早早收了,氣溫急降,開始意識到天黑是終結,山裏將會是殺人的寒,心跳再快,氣喘再急,也只能繼續前行。路直路彎,爬過無數陡坡,在幾乎要掏出頭燈的關頭,終於豁然開朗,吉米拉措安靜地躺在環山之下,冷靜地輕聲:「到了。」一列藍色帳幕就在雪山之下,湖泊對岸。
七十歲人 帶零經驗太太達陣
入夜,風漸大,漫天飛雪,氣溫早已降至攝氏零下五、六度。躲在營帳下,手裏熱茶,把溫度送到肚子裏,漸漸回過氣來。這種環境,露營絕不會是優哉,連鑽進帳篷打開睡袋,都足以氣喘。安慰是,帳篷、地蓆等營具早已由當地導遊預備妥當,省掉搭營的工夫,還有毛氈和暖水袋提供,非常體貼,那種環境實在沒有比溫度更實在的事。帳篷之內,吋半厚的墊褥,兩個睡袋加上毛氈和暖水袋,其實好夠暖。但高原之上要一覺好眠並非溫暖就夠,夜闌人靜,急促的呼吸聲和猛烈的心跳聲份外清楚,加上輕微頭痛足以令人整夜乍夢乍醒。
凌晨三點,腦筋份外清醒,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敗了雅興也要說:急尿!天人交戰了半小時(好頑強的掙扎),還是要解決,萬水千山逃出睡袋穿好外套再着鞋,深呼吸,一鼓作氣離開帳篷。漆黑中,無風無雪,萬籟俱寂,抬頭一看,滿天壓人的星斗,銀河清晰可見,呆立當場,好久沒見過壯麗的星空。此刻世界是靜止的,穹蒼之下得我一人,在雪地上撒尿。
「起床了,起來吃早餐了」,盤谷之中,山鳴谷應,是營地上晨早六時的morning call。昨晚摸黑沒有看清楚,帳篷之外原來已遍地白雪,太陽慢慢爬過山頭,預備起行一刻,陽光灑在雪地閃閃發亮,一股暖意直湧心頭,能量由之而來,精神煥發,晨光之中起行。
第二天的行程由吉米拉措繼續攀升,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徒步到海拔4,130米的拉巴那(Labana)營地,以為只是爬升250米是輕鬆的一天,怎料路段在起伏不斷的山脈之中跌盪,昨日頭上經幡變成今天遠眺山口的標記,好不容易捱到了,又見對面山頭等候,以為是最後一關,拐個彎,又再落山再上山,如人生起伏,身處低谷,還要吹起風雪,係辛苦,就如心電圖,沒有起伏,人生也就完蛋了。信我,在那個缺氧的時刻,你不會知道甚麼是老土。
同行最年長的一位團友Andrew,大家都叫他爸爸,從前做公關的,退休後仍然坐唔定,經常旅行,廣結善緣,因而「仔女」滿天下。年過七十,今次第七次參加點滴善行,走過西藏,早已領教高海拔行山的滋味。話雖如此,今次上落幅度大得多,山路難行加上風雪,老實說,心裏曾經認定是不可能的,來到第二天,他還是一步一步捱下來了,連首次跟他同行參與點滴的太太,從前山都唔多行,自己都以為無可能完成的路程,結果,也在天黑前到達營地,比第一天還要走得快。到那樣年紀,只要行動,永遠可以突破自己。
如果,也談一下快樂不丹
最後一天,由營地拉巴那稍為攀上行程最高點海拔4,210米的山口,然後就是一直下坡至2,300米的首都廷布(Thimphu),是行程最輕鬆的一天。終於,有餘氣可以邊走邊聊。試着跟隨挑夫Belding的步伐下山,他背上是個重十五公斤的竹籃,裝滿了我們的午餐,卻步履輕盈:「這條路,每年總要走上十五次,第二十五年了,今年差不多已是尾聲。」十一月已踏入不丹冬季,山上積雪,行山季節即將過去,「冬天回鄉到旅館找點小差事,賺點生活。」挑夫每天大約可賺到約五十港元的薄酬,不多,但在消費不高而且有一定社會福利的不丹還是可以過活,談起過冬,沒有一絲愁容。
導遊Doji,也做了導遊十年,近年不丹發展旅遊業,見證着不丹的轉變,「這幾年有很大的轉變。」好的壞的?「壞的。」因為旅遊業?「有一點,但不完全是。」怎樣的轉變?「文化傳統漸漸流失,對信仰亦少了虔誠,人與人之間又少了信任。」錢作怪?「不是,因為大家都注重快樂。」
我不會說不丹人不需要金錢,導遊、挑夫一樣要賺錢過活。錢,沒有原罪。當全世界追求GDP,不丹前國王創立了國民幸福指數 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將幸福量化,結果大家都追求快樂。快樂可以是心境,也可以是慾望;可以拚命追求,也可以如完成三天兩夜行山之旅後大口大口喝一支啤酒慶祝一般純粹。
三日兩夜行山之旅行程
Day 1
帕羅 → 舍露娜(海拔2,600米) → 吉米拉措(徒步15公里,海拔3,880米)
Day 2
吉米拉措 → 拉巴那(徒步12公里,海拔4,130米)
Day 3
拉巴那 → 廷布(徒步12公里,海拔2,300米)
Travel Memo:不丹
簽證
:
除印度、孟加拉及馬爾代夫國民外,其餘一律需要辦理簽證,但不丹政府並不接受個人簽證申請,必須經由政府認可的當地或海外旅行社辦理,簽證費用為約$310。
航班
:
香港沒有直飛不丹航班,建議先飛曼谷再轉乘不丹皇家航空飛往帕羅,回程可作停留休息。香港航空每日提供三班航班前往曼谷,來回票價$1,720起(未連稅),網址: http://www.hongkongairlines.com
旅行團
:
前往不丹旅客必須參與旅行團,或經旅行社僱用當地導遊,按旅遊淡旺季每天必須購買不少於200或250美元的旅遊套票,內容括酒店住宿、膳食、交通及導遊費用。本地Charlotte Travel亦有開辦不丹行程,7天行程費用約$11,940起(費用不包括機票),查詢: http://www.bhutantraveller.com.hk
滙率
:
1港元約兌7.9 Bhutan Ngultrum(Nu),美金於當地亦相當流通。
網址
:
http://www.tourism.gov.bt
鳴謝
:
點滴是生命、香港航空
2015西藏阿里善行
自古,人類就透過步行來思考道理,每年點滴善行的參加者,總有至深體會。今年不丹之行經已完結,籌得善款共五十二萬港元,於甘肅省定西市寧遠鎮賈寶村興建塘壩,除了提供穩定水源,亦改善當地交通、地理環境及氣候。來年旅程亦已有定案,同樣是高海拔地帶,明年 6月將會沿新藏公路前往地球第三極的西藏阿里,圍繞印度教及藏傳佛教的共同的神山岡仁波齊轉一圈,順道遊覽西藏古王朝象雄王國和古格王朝的遺址。
查詢:點滴是生命
https://www.adropoflif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