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地位預料影響有限

港元地位預料影響有限

【業界樂觀】
人民幣升值又屬高息貨幣,現時連散戶每人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上限亦取消,港人會否產生一窩蜂將港元換人仔?銀行界普遍認為,港元是日常使用工具,人幣等同投資性質的其中一種外幣工具,故多數會選擇將外幣而非港元存款轉換為人幣存款,而即使散戶增換人仔,亦對港元地位影響有限。

預期使用程度不減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港元使用程度不會因滬港通推出,或撤銷人幣兌換上限放寬而減少,多年來香港及內地貿易往來密切,不覺得人幣日常支付有特別大需求。
對於新安排以CNH兌換,令港人換人仔變成無上限,而非提高CNY每日兌換額,陳德霖指該局與人行曾商討,是否提高上限至8萬或10萬元,最後認為現時方案合適。本港資金池逾1萬億元,人幣外滙市場日均交易達200億至300億美元,企業跨境貿易結算資金亦會充實本港資金池,故他相信CNH市場有足夠深度及規模,應對居民無上限兌換。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新安排下,料本地人幣兌換會有即時增加需求,在美元走勢偏強下,人幣仍然保持滙率穩健及高息貨幣,故有一定吸引力,但他預期,一些目前與澳元紐元掛鈎的外幣掛鈎存款(底息約2、3厘),部份可能會轉移為與人幣掛鈎存款工具,多於客戶直接把港元存款轉換為人幣存款,因為港元始終有日常需要,相信未來仍會維持佔本地整體存款基礎約五成水平。
滙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亦指,港元是居民日常使用貨幣,人幣則被視作投資貨幣的一種,過去人幣存款上升,主要是其他外幣特別是美元轉移的結果,放寬兌換後,相信亦不會影響港元需求。
不過,星展(香港)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產品執行董事莊希表示,隨着市場對人幣滙率的信心,不排除會有部份港元存款,轉向兌換人民幣的發展,惟短期內,不會對港元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