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中國女婿的梁錦松發表高見,對極權政府歌功頌德,以泰國為例,與中國進行比較,認為有普選的泰國不如沒有普選的中國,後者經濟持續發展,而前者則不然。梁錦松甚至把今日香港的「亂局」以及高官亂收外國捐款的現象歸罪為沒有23條立法。他得出的結論是,確保政府有效管治比普選更重要。
老實說,眾多現任及卸任高官中,梁錦松是少數予人「認知正常」印象的人之一。當年他偷步買車事件被揭發後,主動辭職也反映了他對輿論監督的尊重或敬畏。香港可貴之處正是與中國不同,後者在極權統治下,統治者以及代表統治者一方的高官們享絕對權力,權力不受監督。而香港是法治社會,三權分立、相互制衡。政府權力同時也受輿論及民眾監督,以確保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化的現象不在香港出現。如果梁錦松確實相信極權統治可確保高官廉潔,那他必定深信今日中國零腐化、零賄賂、零貪污。當然這不是事實。
一個沒有法治、沒有道德底線的國家,唯一引以為傲的只有所謂的「經濟發展」,但中國的泡沫經濟真的值得推崇嗎?中國為發展所謂經濟付出的道德代價、環境代價又有多少人願意承受且承受得起?
做了中國女婿,原來就像吃了偉哥一樣,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分不清現實和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