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莎翁的故事

尋找莎翁的故事

有傳教育局考慮減少通識科的政治內容,理由是不想學生搞政治!Well,有人才有政治,最應該取消是英國文學一科,因為要讀到莎士比亞劇作,內容含嫉妒、陰謀、情愛、金錢、權力、陰毒、維權……等人性百態,怎能讓乳臭未乾的小子得悉人間色相?今年是莎翁誕生450年,在英國,大量紀念活動橫跨兩年,香港應趁機將莎翁劇作下架,以儆效尤,改為教人整沙翁的家政課吧!下星期,香港有莎劇演出,不知會否成絕響?當然,我們還可去倫敦及莎翁家鄉史特拉福一睹莎劇,價錢便宜,五鎊起錶。
記者、攝影:梁佩芬

400年露天舞台 落雨照演出

戲劇平民化,有錢可坐位,想近距離接觸可以選擇台前企位。舞台上的柱看似是大理石做,其實全是木做。

莎士比亞的黃金時代在倫敦,當時他集詩人、劇作家、演員和劇場老闆於一身。在他之前有不少劇作家,但劇作只流於在皇室和貴族之間欣賞,平民要看,惟有在街場睇老翻。約400年前,宗教和金錢主導權力,莎翁自己是演員,要場地表演,當時,倫敦的Bankside、即今天Tate Modern藝術館一帶已是戲劇表演場地,貴族家中有劇院外,亦會出錢興建,以示身價,The Rose和The Swan兩間最著名,他曾在此演出《亨利六世:第一卷》和《泰特斯》。
1590年,莎翁深感越來越多掣肘,創作人最重要有自由,不能被有錢人左右。他找到機會入股The Burbages劇院,但因日久失修,一場大雪,建築倒塌,1599年再興建,成為今天Shakespeare's Globe(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莎翁降低票價,讓更多人欣賞其作品,一便士可入場,企在台前,與演出者零距離親密接觸。把昔日高高在上的戲劇平民化、平等化,正是莎劇可以流傳後世最重要一環,人人都能在劇裏認識自己、認識社會。

環球劇院舞台天花板畫了日與夜圖案,自莎士比亞年代留下來。

中庭是露天,因為要採用自然光,舞台是不用電力的。

外形成圓形,座落自古以來是劇院重地的Bankside。

零距離 演員嘔落觀眾頭

今天,環球劇院乃倫敦唯一只做莎士比亞戲劇、展覽和工作坊,沿在舊址Bankside,遠離做百老匯式歌劇的Leicester Square。劇院曾歷幾次大火,最厲害一次內有3,000觀眾,竟沒燒死一人,受傷人數寥寥,時值十九世紀。劇院外形成圓椎體,三層高,座位環繞舞台成270度,奇怪是最側兩邊,其實有大柱擋住,卻設成廂座且收費最貴。舞台約20呎長45呎闊成長方形,上有天花畫了日與夜圖案,而四條大柱看似是桃紅色大理石,其實只是偽裝,根本是木柱。
劇院中間開揚,自然光能射進舞台,即使到了2014年,仍依傳統不加個天幕,演出時全用自然光,日有太陽,夜有月光,加上有爉燭這指定道具,聽着十七世紀英語對白,恍如回到400年前。
大家知道,倫敦下雨無時,坐在中庭觀眾豈不要開遮撐莎翁?「我們會派雨衣,從未試過因為下雨而取消演出。」每天都有幾場劇院導覽團,有專人介紹歷史和建築,還不時演員上身,做一兩段戲劇來,當日Ms Michelle就扮了《哈姆雷特》。「其實台前是最好位置,但要有危機感,普通的是被演員噴口水,有次演員更突然嘔吐,大口大口橙色液體直淋觀眾頭頂!」真是小小苦楚等於激勵,看莎劇可領略人性,更知生理變化無常,我原想趴在台前與演員零接觸,聽後覺得企後兩個身位較安全。

莎士比亞銅像高九呎,比真人大很多很多。

《仲夏夜之夢》舞台總監來過香港多次,本覺得西九是最理想做莎劇地方,有露天場地又夠大,可惜建來建去都建不完。

大文豪故鄉 睇前衞建築

莎士比亞只活了52年,溯本追源,要從倫敦Marylebone坐火車去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尋其一生之始。兩個半小時,從國際都市,走到工廠地方,再到鄉郊田園,到埗,堂堂大文豪家鄉,火車站簡單得只有兩個月台,沒有電梯,連票務站都沒人駐守,沒擺放莎翁銅像供人膜拜,沒巴士、小巴,只有兩部的士剛夠遊客乘搭。
行去市鎮約1.5公里,穿過八間車行就到。難得見太陽,立即走到埃文河畔(River Avon)的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是倫敦以外另一個莎劇常設表演地,劇院分為兩部份,主樓地下賣紀念品、三樓是餐廳,四至七樓是舞台,另一邊有座八層高塔,可以一覽全鎮。劇院建於1746年,之後建建拆拆又開又關,2010年大修完畢,難得是此鎮遠離工業重地和商業城市,仍保存400年前面貌,尤其河上拱橋,都與古畫上看到的相差不遠。
遊走莎翁故鄉,坐Hop-on Hop-off巴士最方便,去勻所有跟他有關的地方,如出生地Shakespeare's Birthplace、葬身地Trinity Church、女兒舊居Hall's Croft,還有莎太Anne Hathaway和莎母Mary Arden舊居,每個地方都有導覽員細說從前,更扮皮革工匠莎父做皮手套,不知是否受莎翁感染,人人具表演天份。去到莎太舊居,發現屋頂成波浪狀,甚特別,原來她家庭成員都在其他地方工作,有國際視野,家居建築也別樹一幟頗為前衞。
在莎劇中,愛情常引發問題,可惜沒文獻記載莎翁是否風流才子,只知道他18歲時在家鄉娶了26歲的Anne Hathaway,六個月後誕下女兒Susanna。兩人來自富有家庭,他爸是皮革商,她爸是大地主,門當戶對,佳偶天成,比起羅密歐與茱麗葉現實得多。

埃文河畔的Clopton Bridge,建於莎士比亞出生之前,有五百年歷史。

莎翁出生地的展覽有專人扮演莎父,解說當年做皮革匠有多富裕。

如沒有戲劇公演時,去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可以上塔頂看風景。

《仲夏夜之夢》
原印本,遊人不可觸碰。

莎太舊居
莎太父親是地主,舊居前後有大草地,前面森林都是她家的。

莎翁舊居
莎士比亞出生地,一直居住到大女出世去倫敦之前,約二十年。

莎翁張凳
放在莎太舊居的莎翁椅,專程由倫敦搬來展覽。

莎翁張床
當年做一張床要十英鎊,莎士比亞舊居一共有四張,全放近窗,方便途人唔覺意望到,感覺富泰。

Shakespeare's Globe 莎士比亞環球劇院

21 New Globe Walk, Bankside, London
網址: http://www.shakespearesglobe.com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Waterside, Stratford-upon-Avon
網址: http://www.rsc.org.uk

Shakespeare Five House Pass

票價:$294
網址: http://www.shakespeare.org.uk

Hop-on Hop-off Stratford-upon-Avon巴士

票價:$160
網址: http://www.city-sightseeing.com

香港睇《仲夏夜之夢》

英國自小學起便以戲劇方式學莎士比亞名著,去劇院看,亦會自己做,因為文學不只是坐在課室對住本書望住黑板般木納沉悶,不同年齡看同一齣劇都有不同反應。今年來港演出的《仲夏夜之夢》,你還記得小時候聽此故事嗎?長大了再看,笑點落在森林精靈搗蛋,因為太似自己;看荷米亞、愛拉山德、海倫娜和迪米特立斯四人愛情片段,還明白據理力爭、女權運動等情節,放心,香港沒地方作露天演出,消防條例亦不允在舞台燒爉燭。

森林仙子硬要把人頭變成驢頭。

2014國際劇場藝術節 莎士比亞環球劇院《仲夏夜之夢》

票價:$495起
日期:11月19至23日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網址: http://www.hkticketing.com

Travel Memo  英國倫敦

簽證:持BNO及特區護照均免簽證。查詢:2901 3000(英國領事館)

套票:12月31日前購買維珍假期「倫敦聖誕精選套票」,每人$5,699起(未連稅),包括維珍航空來回香港至倫敦機票、三晚倫敦酒店連早餐和購物折扣優惠。查詢: http://www.londoncalling.com.hk

滙率:1英鎊約兌12.27港元(文中價錢已兌換成港元)

鳴謝:Say it Loud、Shakespeare's England、The Globe Theater(劇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