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撈汁容易鈉超標

吃飯撈汁容易鈉超標

【本報訊】調味料在港人日常飲食中近乎無處不在,早餐吃加工食物如腸仔或火腿,中午吃燒味飯時不忘叫師傅「多汁」,晚餐在家煮飯再用豉油醃肉,全日鈉攝取量難免超標。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表示,港人偏愛吃飯撈汁,又經常未嚐餸菜味道就慣性先加豉油,結果越吃越鹹。

少吃加工及醃製食物

林思為指出,除豉油外,豆豉、豆瓣醬和雞粉等統統高鈉,港人卻習慣在本已加鹽的餸菜上,添加這些調味料,大大提升鈉含量,「明明加咗鹽,就唔應該再加味精,香港人就係慣咗未試食物係乜味,就落其他調味料,或未試啲醬汁有幾鹹,就加晒落啲飯度」。燒味受不少港人熱捧,貪其方便又美味,但燒味醬油亦是高鈉食品中的「表表者」。
想減少日常的鈉攝取量,林思為建議,少吃加工及醃製食物,並應先確定食物是否味道太淡,再決定要加多少調味料。港人習慣叫凍飲時要求少甜,甚至走甜,林認為,使用調味料時同樣可培養此習慣,吃飯可要求少汁,上酒樓嘆一盅兩件時,腸粉和山竹牛肉等點心也可要求將醬汁「另上」,「唔係淋晒落去,自己點(汁)就可以控制到個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