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緩治療」過去被稱為善終服務,八十年代引入香港,不少人仍有錯誤觀念,認為接受舒緩治療的病人是甚麼也不做在醫院等死。事實上,舒緩治療是要透過藥物及其他治療方法,讓病人安詳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亦爭取時間完成未了的心願。
減痛楚 提升生活質素
舒緩治療的對象主要是臨終階段的癌症病人,這階段針對性治療,例如切除腫瘤或進行化療等成效已不大,反而會令患者承受更多不必要的痛苦。
舒緩治療團隊包括舒緩科專科醫生、專科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社工、院牧和義工等。跟傳統的針對性治療不同,舒緩治療的核心是醫生會透過處方藥物減輕病人的痛楚和各種不適,其他成員亦會治療和照顧病人在心理、社交和宗教上的不同需要。原意不是要延長病人的瀕死期,而是希望根據病人和家人的意願及需要,提升患者臨終前的生活質素,讓患者能夠更舒服及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段路。除了病人外,亦注重關顧家人的需要,務求減輕他們因為至親離世的哀傷及痛苦。
經過多年發展,舒緩醫學已發展為一門專科,服務範圍亦由住院及門診,發展至家居探訪、日間服務及住院外展服務。服務範圍亦由過去的癌症晚期病人,擴展至晚期器官衰竭病人,例如晚期腎衰竭、慢阻肺病及心臟衰竭等。以基督教聯合醫院舒緩治療科為例,除住院服務外,日間中心亦為穩定病人提供服務,他們在醫生准許下可以回家,在熟悉環境中休息,但需按醫生指示定期返醫院接受日間治療。中心的義工亦協助病人圓未了的心願,希望病人能無憾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高級醫生林寶鈿
隔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