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是有普世價值的!
和內地同事討論一些如何計算投資組合回報率的事情,因為所持為意見各有不同,互相爭拗。內地同事爭辯說:「這是中國國情,你得接受!」 我一時氣憤地說:「一加一就是等於二, 難道在中國就變成三!」
中信前董事長孔丹和招商局前董事長秦曉都是紅二代,文革時, 兩人就讀於很多高幹子弟學生的北京四中,也是紅衛兵組織「西糾」的領袖。兩人後來都擔任過革命元老的秘書,孔是張勁夫的秘書,秦幫過宋任窮。
孔丹秦曉為改革激辯
早前,網上曾經激傳二人就改革激辯, 甚至惡言相向。孔丹堅持走祖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秦支持普世價值。孔丹在新書《孔丹口述──難得本色任天然》說得很清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一黨專政」。
孔丹和秦曉都是紅二代的標誌人物。孔丹的父親孔原,曾是中共調查部部長,調查是當時的特務機構;秦曉的父親秦力生是曾經和習仲勛一起在陝北當幹部。孔丹長期在金融系統任職,後來接了王軍的位,當上中信集團董事長;秦曉先在中信工作,後轉到招商局任董事長。
孔丹及秦曉兩人都是國企體制內的高幹,理應維護建制利益,然而近年卻走上了大相逕庭的道路。孔丹堅持維護共產黨的利益,秦曉卻越來越擁抱包括民主的普世價值。
在孔丹眼中,紅二代就是共和國建國者的接棒人,他說:「上一代傳給我們的使命是讓我們走中國道路而不能走別的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從這裏來的。」他甚至認為沒有文革就沒有改革開放,民族災難是民族復興的前奏。
跟秦曉不一樣,孔丹沒有亮麗的留洋經驗,秦曉是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經發表英文論文,高中畢業的孔丹民革後直接考上研究生,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的弟子。
網上流轉2013年7月北京四中校友舉辦老三屆校友會,代表維穩派的孔丹,更指摘代表普世價值派的秦曉為共產黨添煩添亂,有傳聞孔秦二人甚至為此動起手腳。
我覺得保守派一個最強的論點是: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的長速發展,未來30年機會無可限量,我們不應該在這時候為國家製造動亂,壞了大局。他們並且舉出很多民主損害經濟發展的例子,例如印度和菲律賓。
經濟發展≠政治開明
首先,我覺得經濟發展和政治開明不是相等的,地球上有些國家民主卻經濟落後,有些國家封閉但經濟發達,很多國家既民主復經濟發達,亦有很多國家既封閉復經濟落後,任何以偏蓋全都不是理性討論。我接受國家在某個經濟發展程度時,某類型的政治制度是比較合適的(但比經濟發達更重要的是人民的質素)。
亦是基於這個原因,我覺得毋須將香港人現在的民主訴求,強加於管理13億人口的中共政權的身上,井水不犯河水可能對雙方更為有利。香港確起了的是前瞻性的示範作用,而不是挑戰現有政權的革命種子。
民主並不是英美的專利品,民主是每一個發達國家的人民最終都會追求的,膽比天高的毛澤東將中國一下子從農業社會拋進社會主義,推翻了祖師爺馬克思提出的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很明顯,這實驗是失敗的,中國最終又跑回資本主義社會,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資本主義的最重要資本是權力。
坦白說,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已經沒有多少社會主義!剩下的只是中國式而已。而中國式的現在進行式就是一黨專政。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