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運動至今已個多月,外面評論員指指點點,認為運動正陷入僵局,擔心主流民意逆轉,運動分裂,激進勢力抬頭,最終陷入八九六四悲劇循環。這種評論表面似同情學生,但客觀效果是在幫梁振英。
首先所謂僵局問題,是主流媒體設定的agenda,佔領者、雙學均要諗一諗。佔領運動原意係要製造一個對峙局面,逼政府讓步,所以出現雙方對峙拉鋸是常態,根本與領導者表現及策略無關。對峙形成,會促成政府內部分裂,運動有激進溫和之分、政府也會有鷹鴿之分,爭持不下,對峙局面不單止影響運動,也同時在影響政府。
僵局也同時是雙方面,不可能只有一方陷入僵局。梁振英面對是進退不得的局面。佔領行動係屬激進政治行動,先天上已不為重視秩序嘅保守主流所接受,今次雨傘運動之所以「高開」,完全拜梁振英犯錯所致,假如用溫和方式處理好9月26號晚重奪公民廣場事件,甚或28號開放政總範圍予群眾集會,就不會出現遍地開花局面。目前反佔領有兩大類,第一種藍絲帶屬官方維穩系統,並非真正民意,第二類係主流普通市民,當中又再分為「無實際作用派」及「阻人搵食派」,前者支持泛民及爭取真普選,但認為用群眾佔領街頭方式去爭取係冇用,後者政治意識較薄弱,認為總之搞亂社會秩序就唔啱。
當前分析最大謬誤係將反佔中與支持梁振英等同起來,主要受「藍絲系」所影響,但正因為「藍絲系」是被動員的維穩機器,冇代表性可言。真正令梁振英陷入僵局,係市民對佔領不滿,但對梁更不滿,反佔領民意無法轉換為挺梁民意,這才令他進退不得。若果梁有民望,以他好鬥激進作風,早就指示警察用最大武力清場,結束佔領局面。
第二個令他陷入的僵局來自北京,眾所周知,行政長官乃keeper一名,真正揸fit人在中南海,昨日習近平在北京接見梁,習用官腔「中央會堅定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推動民主發展和長期繁榮穩定」,所謂支持,其力度都係好一般。而自從發生「田北俊搣柴」事件後,香港大孖沙仍然緘默,冇人開腔挺梁。至於其他呼籲學生撤退人士,也一樣同梁保持距離。
APEC北京領導人會議後,一般認為乃清場開始,警察正不斷演練、重新部署,雖然如此,但因梁支持度太低,任何行動些少差錯,都會導致民意再度逆轉。僵持不下,雙方均同時受壓力,並非只是佔領者受壓。梁錦松、葉劉動作頻頻,正是為「後梁振英時代」熱身,做好準備靜候時機,鯊魚往往是嗅到血腥味才出動游弋。
梁振英終極清場行動稍有差池,政圈群鯊自會出動,尤其梁以四方樹敵為榮,仇家不少。既然學生無法控制群眾撤走,唯一選擇似乎只有耐心靜候,維持對峙局面,「以敗為勝」。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