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連續出現3宗本地登革熱個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若往後本地病例持續增加,加上外地傳入感染個案,病人住院將對公立醫院服務構成壓力。衞生防護中心將與醫管局專家開會,就臨床上分辨較嚴重登革熱,包括出血性登革熱,為前線提供較佳臨床指引,只需安排病情嚴重病人入院,首次感染或病徵較輕微的病人,未必一定需要住院。
高永文表示,本周會召開跨部門防蚊控蚊會議,亦會與區議會商討如何加強18區控蚊工作。他指,現時3宗本地登革熱個案,涉及兩個不同血清型,專家稱若出現不同型號病毒,首次感染時病徵較輕,但若第二次感染,感染的又是另外一個型號,出現出血性登革熱機會大增,死亡率亦較高。
參考新加坡訂臨床指引
他指,若日後出現較多本地病例,再加上引入病例,入院病人增加,對公立醫院服務構成壓力,所以臨床上需分辨較嚴重病例。衞生防護中心與醫管局會參考病例較多的鄰近地區,如今年有逾萬宗登革熱的新加坡,以及逾4萬宗個案的廣東省,其臨床經驗,再為前線醫護定出較佳的臨床指引,只需安排病情嚴重病人入院。
高永文又指,白紋伊蚊習性通常不會只叮一個人,所以當出現一個病例,附近社區可能已有其他人被蚊叮,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非常重要。他呼籲,曾出現確診病例社區附近的居民,若有衞生防護中心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應盡量與他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