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地產市場最熱話題,非新居屋莫屬,皆因新一期居屋快將接受申請,大部份單位售樓預計低於300萬元。新居屋對不少無殼蝸牛來說可謂荒漠甘泉,但部份新居屋項目前身是工業用地,它們就成為香港政府將大量前工業用地變為住宅的里程碑。
這批新居屋中約五成半供應(1,191伙)來自前工業區用地改劃而成的住宅用地。元朗宏富苑(229伙)位於元朗東頭工業區,據規劃署在《2009年全港工業用地分區研究報告》的資料,該處可由「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改劃作住宅或綜合發展區用途。而荃灣尚翠苑(962伙)前身是大窩口工廠大廈,該處周邊也是工廠林立。將大量前工業用地轉為住宅,表面上可善用土地,紓緩現時住宅供應緊張局面。但人除了居住還需要就業與向上流動的機會,這些機會都需要有足夠土地支持。大量工業用地轉型,令收購與重建活動大增,推動樓價和租金上升。高樓價與租金令製造業、中小企與小商戶的生存空間大為收窄,結果令產業單一化,就業選擇日漸減少,市民只能為業主和大財團打工,民怨依舊無法紓緩。
城市規劃能否改善民生,視乎當權者是否具備全盤視野。很多新發展區的大部份住宅地都是私人住宅用途,普羅大眾無法受惠。作為負責任政府,應檢討所有新發展區中公私營住宅分配,將資助房屋(居屋與公屋)供應放在最高優先次序,並減少改劃工業用地,務求在增加房屋供應與保存工業用地達到平衡,以確保市民既可安居又能樂業。
地產小子
http://propertykids.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