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萬聖節,我花59元買了一對黑襪,把褲管捲起低一邊高一邊,撐起問蘋果動新聞借來的一把黃傘,拍了一張照片放在facebook和instagram,fb暫時得到14,222個like,連李碧華前輩都在專欄賜了小弟一個小說味的稱號。有朋友感嘆:「你真識呃like!」
中大副校長侯傑泰接受《大公報》訪問,據報道,他指參與佔領的學生是為了呃like。侯先生所言非虛,只不過,他不知道一個"like"的意義,原來一早超出他古老腦袋的想像範圍,飛到九霄雲外了。
Marketing、廣告界、公關界的朋友們,每日苦苦為客戶和公司fan page多呃一個like 而絞盡腦汁。就算是公營機構,學術機構,今時今日也要用社交網絡和世界接軌,搞brand building 。沒有做/不做的分別,只有做得好/做不到的高低。筆者曾經和一些專門幫人管理社交網絡平台,催谷網上人氣的公司合作,這些公司有的規模很小,筆者這個八十後身在其中,竟然覺得自己老了一截。不過,這些年輕的公司,發展飛快得令人驚訝,生意不絕。
如何有效使用社交網絡,推動訊息流通,已經成為一門經濟活動,一種新興科學。世界各地的專家對這個「呃like文化」作出了百花齊放的學術研究:每天幾點出post最有效?帶相片和沒帶相片的帖子的傳播效率的分別?相片的種類和顏色最有傳播效果?關鍵字和段落字數對受眾的吸引程度?不同國家地域的網絡使用者的不同傾向?而facebook甚至自設"in-house"科學家、心理學家、統計學家,分析來自全球用戶的大數據,發表科學報告。早前更因科學界不滿facebook坐擁大量有利於分析現代人類社會的數據,卻不願和外界科學分享,而惹來學術界的不滿。看看侯先生的背景,堂堂「教育心理學家」,竟然如此看輕社交網絡蘊含的心理學和人類學觀察,實在令人驚訝。
網絡力量可敵國
據聞侯先生經常到內地講授教育心理學,可能內地封殺了facebook等外國社交網絡平台,大中國主意者對此所以不以為然。可是,反過來想,中國為甚麼要封殺facebook進入市場?席捲非亞的「茉莉花革命」,中共怕得要死,因為一個一個like加起來,個人喜好、言論、政見都能聚沙成塔,新世代的訊息流通能有效化為網絡力量,甚至強能敵國。
中大學生會要求侯先生收回言論,我認為大可不必,我會要求侯先生和持相同言論者,試試用facebook發表一下你們的意見,得到的like比我多的話,我寫個服字。
Profile:柳俊江
前新聞記者、主播,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