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不到的微茫希望 - 李怡

摸不到的微茫希望 - 李怡

陳可辛新作《親愛的》,以大陸拐賣兒童為題材,後半部則是養母的後天親情和血緣的爭奪。電影海報把正體字的「親」字有意拆開,讓一個簡體字的「亲」與「見」分離,而使「見」貼近「愛」字。似寓意簡體字「親不見」的扭曲,但也暗示故事中的有「見」才能有「愛」的寓意。
主人公田文軍在丟失了兒子後,懸紅尋子,誰料接到一大堆說找到他兒子的騙徒電話,包括提供他兒子的合成照片。田文軍全國各處奔波,幾乎連命都賠上。三年後他說:我到深圳做小本生意,賠了錢,老婆離了婚,兒子也丟了,人生到谷底了,誰料還有大堆人要騙我。一年後,騙子也不找我了。有時我還真想繼續有人騙呢,騙至少表示有希望,沒有騙就連希望也沒有了。
我被這段話觸動了。陳可辛告訴我這是電影原型的真實原話。是啊,不是親歷的人,大概想不出這種話。在一個人人只顧損人利己而完全沒有道德底線的社會,處身黑不見天的絕望中,即使明知99%是騙局,但為了抓住一個摸不到的微茫希望,竟然是明知是騙子也覺得好過沒有。這是怎樣的社會,怎樣的世界呀?
回看香港近事。「我要真普選」的標語被梁政權急不及待拆除,清楚說明政府提供的是假普選,是騙市民當橡皮圖章。有人要袋住先,大概覺得在騙中還有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希望。大陸幾十年來,從上到下就是這樣你騙我我騙你地進入一個沒有人可以信任的社會。在大陸,騙人已越來越難了。相反,在一個有互信基礎的社會,比如香港,行騙就容易得多。所以,行騙長官才那麼容易上台和繼續行騙。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