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聲稱無計劃參選特首的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出席中大崇基學院周會演講,指香港無普選但有自由,並以中國和泰國作比喻,前者沒普選,但經濟步步上揚;後者卻持續不穩。他又指因為23條未有立法,致今天政客可隨便收錢,「如果在外國收受外來資金可能已經坐監」。但被學生問到特首梁振英收取5,000萬元醜聞,他卻不作評論。
周會不設傳媒採訪,梁錦松在演講之初便明言:「今日冇記者,可以坦白啲講」,演講題為「錢能買與不能買」。有出席周會的中大學生會外務秘書司徒子朗把整場演講內容記錄下來,昨寫在社交網站。他指周會上有學生提到,香港自由慢慢被剝削,如23條立法和網絡審查等,梁認為23條立法未必限制香港人的自由,卻因沒有23條,導致今天的情況。
不評論CY收巨款醜聞
「如果在外國收受外來資金可能已經坐監,為何香港政客可以隨便收錢?」另有學生問到,梁振英涉收取5,000萬元的醜聞,毋須下台,但梁當年疑偷步買車,只涉數萬元稅款,就要問責辭職,「會否不值?」梁指不清楚事件,不宜評論,但認為公職不可失去威望,故他當年辭職,免令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
他又重提其理財哲學,認為政策有需要照顧弱勢社群,但「分錢前必須創造金錢」。有學生指政府接連興建「大白象」基建項目,他則指基建是投資,呼籲港人不可走本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