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斥12億 重建觀塘協利大樓

市建局斥12億 重建觀塘協利大樓

【本報訊】市區重建局昨日宣佈斥資12億元啟動觀塘恒安街協利大樓的「需求主導」重建項目,約160個家庭受影響。居民指大廈有約三至四成單位改成劏房及套房,加上日久失修,漏水、石屎剝落及鋼筋外露情況嚴重,料重建後可提供約115個中小型單位,最快2021年落成。地產業界預計,重建項目實用面積收購價可高達1.1萬元。

擬明年初發收購建議

市建局昨宣佈啟動第10個由業主主動提出的「需求主導」重建項目,項目位於恒安街12至30號(雙號)協利大樓,共10幢、樓高九層,地盤總面積約865平方米,涉及90個業權。市建局規劃及設計助理總經理區俊豪指大樓多處有石屎剝落、牆身出現裂紋,更有僭建物及劏房等。其中一個單位劏成10個床位,供南亞裔人士居住。
市建局收購及遷置總監黃偉權表示,項目總發展成本約12億元,但由於地盤地積比幾乎用盡、建築成本高昂及發展商投標意欲不高,料有虧蝕。市建局將按同區七年樓齡呎價向自住業主發收購建議,業主也可選擇樓換樓,其他租客及商舖的賠償也會按一貫標準,最快明年1月底發收購建議。局方提出收購價後,若75天內未能成功獲得八成業權接納收購,重建計劃將會告吹。過往需求主導重建項目曾因地舖業主反對而告吹,據了解,今次地舖的業權合共不足兩成。地下文具店業主林先生經營了40多年,一直都是租客,但五、六年前購入舖位,他反對重建,「如果呢度冇咗,出面租金咁貴,我只可以被迫退休」。

黃女士的單位牆身剝落,漏水情況嚴重。

下雨漏水「浸到小腿」

黃女士居於8樓一個約500多方呎的單位,她是協利大樓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兼今次重建發起人,92年以約50萬元購入該單位,雖然多年來曾經花10多萬元維修,但屋內外牆剝落嚴重、鋼筋外露,及經常漏水,當中以廁所失修最嚴重,牆壁石屎搖搖欲墜,「一掂就冧」。她又稱,下雨時漏水「可以浸到去小腿」,四年前更有大幅石屎由睡房的天花板塌下。她透露,目前已集合約82%業權,包括部份地舖,有信心可順利重建,又指收購呎價逾萬元才能於同區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