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超支5億變50億

港珠澳大橋超支
5億變50億

【本報訊】政府早前向立法會預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工程只超支5億元以上,不足一個月,運輸及房屋局昨突承認大橋口岸原來超支達50億元,是最初預告的10倍。大橋口岸因工資及建材價格上漲,最新建造費上升至354億多元,升幅達16%,超支幅度比嚴重延誤的廣深港高鐵更高。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大白象工程超支情況已失控,擔心追加50億元也不夠埋單。
記者:麥志榮 林偉聰

路政署上月向立法會工務小組提交文件表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核准預算費用為304.3億元,由於批出的工程合約投標價高於2011年時所作的預算,須於明年初向財務委員會申請增加撥款。至於增加費用,文件無交代實際金額,只從文件所訂金額選項中選了最高的「5億元以上」一項。

港珠澳大橋正進行填海工程,最新建造費達354億多元,有議員擔心追加50億元也不夠填氹。資料圖片

指工資及建材價格上漲

直至昨日,運房局突然發新聞稿承認,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工程費用,按現時的初步估算,需要提高大約50億元,超支金額一下子急升九倍,主要原因是近年建築工人工資水平,以及建築材料和機械等價格均向上調整,造成已批出及將批出的工程合約投標價及預算投標價高於2011年時向立法會申請的預算。待確定最後的款額後,政府會向立法會交代,稍後向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及財委會申請撥款。
港珠澳大橋原定2016年底通車,大橋香港部份的工程包括連接主橋的香港接線、建於人工島的香港出入境口岸,及配套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但前天有政府文件透露,大橋香港口岸工程要到2017年底才能完工,有議員因此質疑大橋要延誤一年才能通車。
運房局昨澄清,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大部份工程都可於2016年底完成。口岸工程包括四份工程合約,當中填海工程將在2016年2月完成;口岸的旅檢大樓工程會在2016年底完成;口岸的基礎設施工程亦會在2016年底完成。只有口岸與香港接線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相關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工程,才要到2017年底全部完成,但有關工程也會於2016年開始分階段完工,當中有部份系統設施並不需要與大橋同時完工。
昨在廣州出席粵港會議的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指出,任何工務工程在最初立項和確定核准工程費用時,都是以當時的價格水平制訂,開展工程後成本增加是無可避免。政府會在監察工程方面作最大努力,確保任何的修訂都是基於最中肯和最全面的評估。
近年已有多項大型基建工程嚴重超支,其中原本建造費650億元的廣深港高鐵,因延誤兩年超支65億元,超支幅度10%。中環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的工程費原本預計費用為281億元,超支79億元,超支幅度28%。蓮塘口岸的工地平整及基礎建設工程預算費用由162億港元,增至約249億港元,超支約87億,超支幅度達54%。

議員:超支情況完全失控

立法會范國威批評,政府大白象工程排隊超支,情況已完全失控,顯示是政府在耍手段,最初提出工程項目時,為減低政治阻力而刻意壓低造價,到工程展開「洗濕咗個頭」,才威逼立法會增加撥款,否則工程便會爛尾。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擔心,超支50億元仍不夠埋單,因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工程有部份合約尚未批出,最後實際超支多少還未知道。他亦關注政府基建越來越貴,庫房盈餘能否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