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延誤勢影響海洋生態

工程延誤勢影響海洋生態

【本報訊】港珠澳大橋工程出現延誤,除通車和超支問題備受關注,對海洋生態及區內中華白海豚的影響亦令人憂慮。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指工程延誤勢令供海豚休養生息的海岸公園押後啟用,而機場第三跑道工程又上馬在即,隨時對生態造成雙重打擊。他促政府盡快詳細交代工程時間表,機管局亦應重新評估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為彌補港珠澳大橋工程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當局在工程完工後會在大小磨刀洲設立海岸公園,供海洋生態及中華白海豚棲息恢復。惟隨着香港口岸部份工程延誤,洪家耀擔心海岸公園的落成會一再推遲。

第三跑動工造成雙重打擊

他指大橋工程開展後,大嶼山東北水域成為中華白海豚重災區,海豚已在該區絕迹;大嶼山西北水域內的海豚數目亦下降。海岸公園的原意是在2016年提供棲息空間,吸引已離開的海豚重返該水域,但若海岸公園延遲設立,不但延長工程對水域的影響,亦減低海豚回來的誘因及機會。
在同一水域的機場第三跑道預料亦在2016至17年動工,洪指港珠澳大橋延誤將令水域失去歇息空檔,擔心兩項工程期甚至重叠,對生態造成雙重打擊,日後難以恢復。他又指早前在三跑的環評時已提出兩項工程帶來的累積性影響,「但機管局唔理我哋,環諮會又唔追問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