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政府過去10年力推中港融合的基建工程,無論廣深港高鐵、蓮塘/香園圍口岸或港珠澳大橋均告超支收場,三項工程已耗費公帑逾2,176億元,但仍未止血,不斷超支。
天價高鐵推遲兩年通車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形容情況是中港盲目融合的惡果,要由港人埋單,促政府調整思維,停推大白象工程。
全長僅26公里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屬融合大白象的代表作,2010年在立法會申請669億元撥款時,已被斥為天價工程。撥款在建制派護航下通過,結果工程連番延誤,要推遲兩年至2017年底才可通車,且造價不斷上升,即使港鐵早前將預算增至715億,專家仍指有67%機會再超支。政府又遲遲未交代一地兩檢安排,港鐵非執董馬時亨早前稱,若未能落實一地兩檢,高鐵只會淪為「快啲嘅直通車」。
蓮塘/香園圍口岸是另一個斥巨資興建的中港融合基建,工程分為工地平整及基礎建設工程,及大樓興建工程兩部份,預算分別為162.5億及19億。政府先在今年年中表示修訂大樓設計,大幅增加樓面面積,令大樓造價大增兩倍半至69億。發展局上月再以工程價格飆升、隧道土質惡劣等理由,要求財委會為工地平整及基礎建設工程增撥87.1億至249.7億。連同5.9億治理深圳河工程費用,總共耗資324.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