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局】
一條價值400億元的題目:究竟飛機、停車場、鈮(Niobium)礦、天然氣運送有何共通點?就是長實(001)僅用半年而收購的新業務。令人意外不是收購的勇進程度,而是長和系公司定位大兜亂。作為控股公司、業務以本地地產為主的長實,竟越來越似子公司長建(1038),對股東又是否有利?
長江基建自1996年上市以來,公司如其名,以基建業務為主,過去10年在海外大舉收購,將公司為一間盈利保持30億元水平(1997至2003年純利平均數為29.8億元)培育成為一間純利破百億元企業,去年賺116.4億元,10年增幅達3.6倍。長建成功的方程式,就是動用長和系極強的融資能力,投入一門資本密集,投資回報穩定、盈利前景能見度高的業務。
對長建來說,只要符合上述「收租」條件,門門都是可做的生意,行業是其次。這種生意模式不求一刁發達,但求長做長有,並一早封掉蝕本門。
長實淨現金 有力做刁
長建成功了,母公司長實也可分享成果,緣何要親身上陣?觀乎系內的和黃(013)、電能(006)努力減債,唯獨長實幾乎是間淨現金公司,最有槓桿做刁的本錢,即使負債比率限制在10%內,可動用資金仍可觀,回報率更具爆炸力。
而且本地樓市中線面對供應增加、進入加息周期,長實轉型對股東不是壞事。不過長實做了長建,長建又有甚麼賣點,就要看看大股東李嘉誠(或者李澤鉅)袋中還有甚麼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