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
膏方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古代,根據《黃帝內經》記載,古代膏方材料主要以動物脂肪為主,包括豚膏、馬膏等。當中豚膏由豬皮炮製,配合桔梗等成份,有治療喉嚨痛功效。馬膏則由馬的脂肪製造,主要作外用,包括驅風、治療禿斑等問題。
要製作膏方,過程殊不容易,要經過多個工序。傳統製法先要將處方中藥浸一晚,翌日煎煮三次,然後將中藥的煎液濃縮處理,再加入膠質中藥和蜜糖等,如阿膠、鹿角膠等,將其凝固成膠狀,才可供長期儲存服用。現代人服用的膏方,炮製過程可交由機器代勞,方便很多。
服用期間須戒寒涼食物
由於膏方會加入糖份,容易入口,尤其適合兒童服用,但糖尿病患者服用膏方便要減糖或「走糖」。膏方適合空腹服用,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後,服用一湯匙,可含化或溫水沖服。若期間出現感冒發燒、嚴重咳嗽、腹瀉,或急性病發作,便應停服膏方。
市民服用膏方期間須要戒口,例如避免吃蘿蔔、綠豆等太寒涼的食物,以免影響膏方的中藥材功效。
同時濃茶、咖啡、辛辣或油膩食物也應避免進食,另要避免與牛奶共同服用。女性在懷孕及月經期間也不宜吃膏方。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