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時機已過(港視前高級編導 蔡錦源) - 蔡錦源

公投時機已過
(港視前高級編導 蔡錦源) - 蔡錦源

任何戰略部署,不能見步行步,必須考量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 「讓全港市民就着『人大831決定』作表態,以選票反映港人對這個『不可撼動』決定的立場。」──黃之鋒〈為何雨傘運動要出現超區辭職公投?〉
如果在政府就政改第一階段諮詢時辭職公投,我支持;如果在諮詢報告出爐後立即舉行,我支持;如果在人大831決定後馬上辭職,我支持;但雨傘運動爆發了一個多月來,才去走4年前的舊路,我猶豫。
6.22電子公投得出的結果,已經充份授權泛民對有篩選的政改方案投以反對票,而泛民亦決志予以否決,還不能反映支持真普選的民意嗎?為何還需要一次投票以確定立場?
地利 在雨傘廣場我少有參與圍圈討論,但分別與幾位個別默默留守的朋友聊天,有人與我一樣想不通,戰場已經由議會走上街頭,為何還要回到那個已被扭曲的選舉空間?選舉策略,並非單靠選舉過程那幾個月的宣傳拉票,而是經年的部署耕耘。敢問,過去幾年,以泛民各黨派的資源和努力,根基打得如何?對手有無限資源調配,經過多年分區部署,一次簽名運動就可設立900個街站,即使雙學全力助選,學民是否以反國教以來經年的街頭經驗,有把握佔據有利陣地?選戰不是運動,運動可以長期累積彈藥,選戰是短期決勝。
有人以為建制派會像上次五區公投的冷處理對待今次辭職公投,但我認為建制派將會傾全力搶灘,因為他們經年部署,無論分區龍門,抑或輿論陣地,早已掌控。他們很輕易動員建堡築壘,以「擾亂民生」罪名攻擊你的防線。
人和 你要反映民意,如上所述,這是個扭曲的選舉空間,變相公投能真正反映民意嗎?建制派可以用盡無恥的方法動員投票,對方若勝出,泛民是否按照這樣的「民意」去通過「人大831決議」?再者,我也想不通,憑甚麼認為所有曾投票給泛民的選民都一定會全數於補選出來投票,並投給泛民的候選人?支持佔領的大部份是年輕人,支持真普選的年輕人也佔大比數,別忘記,這批年輕人不是全部符合投票年齡,陳健民教授也在集會中說過,支持佔領的中年人在同齡中屬少數。
至於雨傘運動如何走下去,不應只是構思另一個行動去壓迫人大撤回831決議,而是制訂長期不合作運動的綱領、時間表與路線圖。未有這個之前,讓雨傘廣場維持現狀有何不可?

蔡錦源
港視前高級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