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操控恐龍

鬧市操控恐龍

上午十一時,尖沙嘴天星小輪裏發生恐龍走失事件,約一米高的雷利諾龍買報紙,乘小輪過維港,去灣仔行街市。沿路街坊們真天真假天真,起勢說:「哎呀!真㗎!」「假嘅係嘛!哎呀會眨眼!真㗎!」到牠在天星碼頭咬住八達通,更被工作人員截住:「唔好意思!no animals!」實情恐龍有澳洲木偶師Scott Wright及Sharon Kerr相伴,並打算在明年1月英語兒童話劇節KidsFest中,演出其中一個劇目《Dinosaur Zoo》,教小朋友認識恐龍及愛護大自然。

身高馬大的木偶師Scott與瘦小的Sharon,輪流控制雷利諾龍走來走去,扭動頸項之所以如此像真(雖然其實我們都不知道真恐龍怎麼走),全因他們花了15年時間研究很多雀鳥、狗、蜥蜴及恐龍紀錄片,製作成手上各種昆蟲與恐龍木偶。Scott:「八九十年代成長的澳洲孩子,要不看David Attenborough爵士拍的自然界紀錄片,要不就看《星球大戰》成長,都是大自然與科幻世界的產物,好magical。」九十年代,全球對過量砍伐林木的關注攀升,二人在Green Peace工作,常為保護林木作大型示威,試過爬到樹頂阻止工人斬樹,然後被捕入獄。獄中Scott靜思沉澱,對同伴說:「這樣不行,我們太認真太有火,這樣講環保人們會覺得悶,我們在森林裏表演,用有趣方法吸引他們才行。」怒火抗爭變成在森林裏表演,因為製作的動物執頭偶很像真,意外地很受歡迎。1999年墨爾本博物館邀請他們製作一系列恐龍塑偶表演,讓博物館人氣急升,各地博物館爭相仿效。
多年來他們製作了三十多隻共十二款恐龍執頭偶,最大一個長12米,還有一隻長4.5米的,可套在一個人身上扮演。對於最熱門的暴龍,他嗤之以鼻:「學名Tyrannosaurus,意思是『殘暴的蜥蜴』,但牠不是七百多種款恐龍中最勁的那隻,而且只在美國部份地方出現。這全都是marketing的伎倆!只是恐龍中的可口可樂而已!」邊訪問邊打鞦韆的他,反對讓孩子走我們既定的路,要讓他們認識多種類的恐龍,自己發掘新天地:「別當孩子是儍瓜,他們知的可能比我們更多,他們比我們有更多的可能性,對恐龍的認識,對環境的概念,應由他們自己去想像發掘。」
記者:陳慧敏
攝影:潘志恆

雷利諾龍是素食恐龍,見到花店就衝過去?一笑!

小朋友一點也不怕,還要親親恐龍。

橡樹龍的眼睛可180゜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