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覺得,新民黨是一個風格很獨特的政黨。
主席葉劉淑儀,做過保安局長,自我定位是驍勇善戰女中豪傑,當年由捍衞髮型到捍衞23條立法都不遺餘力,結果下台敗走,卻心有不甘,放洋留學之後回港再戰政壇,竟然一度成功洗底民望攀升。佩服她之餘,也不得不佩服香港人政治上有時候真的很幼稚。
誰都看得出她的政治野心,卻很難明白她的不顧身世。怎說也好歹做過保安局長,在立法會議事堂內發言,為抹黑佔領運動與外國勢力、顏色革命有關,竟舉出「台獨支持者曾上台發言」作為例子,還建議應予調查;又以佔領人士使用Twitter、Google Map、FireChat等作文宣通訊,判定運動有「精密部署」,更煞有介事的說「Zello Walkie Talkie曾在烏克蘭顏色革命期間使用」。
以葉劉氏的教育背景和官場歷練,有理由相信她經常發表這等有違常識的言論,主要對象不是港人而是北京。但過去支持她的香港人,不少是公務員,尤其是紀律部隊。
也許是物以類聚,以「七俠五義」來形容涉嫌濫用私刑、在暗角拳打腳踢示威者的七名警察的律師陳永良,原來同屬新民黨,且為常委。他日前發起法律界到高院門前默站,反對佔領行動。昨日他在Twitter的一段訊息曝光,表示已組成律師團為七警提供意見,「拯救七俠五義於水深火熱中……『儆惡懲奸,忠肝義膽』,這八個字從我1974年宣誓入警察學校的第一天,便牢記心中。」
電台主持反覆追問他為何稱呼七警為「七俠五義」,陳辯稱:「法律一日未定罪,大家都唔可以話佢哋有罪。」他說相信警察是合理拘捕示威者,電台主持質疑他是否認同七警的所為是「忠義」之舉,他一味說:「我咁樣去稱呼佢哋作為一種簡稱,冇乜大問題。」「咁呢幾個人係唔係就係𠵱家我哋講緊嗰七個警務人員呢?咁𠵱家仲未證明得到。」無罪推定原則大家都懂,但推定七警是「俠義」反映的心態,卻跟葉劉的思維方式同樣令人吃驚。
諷刺的是,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自古是對抗社會的不公不義,卻因此不容於專制獨裁政權。韓非說「俠以武犯禁」;從統治機器的角度,他鄙視不把法放在眼內的俠,形容俠為破壞社會穩定、令人討厭的「五蠹」、「八說」之一。司馬遷卻不認同,讚揚不容於帝王的游俠,「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采;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早前賈樟柯的電影《天注定》,主題就是個「俠」字,此片在內地卻盛傳被禁。
形容政府的武裝隊伍為「俠」,形容涉嫌毆打手無寸鐵、雙手被綁者的警察為「俠」,堪稱荒天下之大謬的奇聞。
陳沛敏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