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會議舉行期間,外界最關心的仍然是北京的天氣與交通狀況。此前一周,北京的霧霾仍無好轉迹象,污染程度最高時PM2.5指數頻頻破標,但APEC開幕前的11月3日,得北風眷顧,竟然天朗氣清。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傷心的感嘆:天佑貴黨。
當然,這樣的好天氣是下了狠工夫的。北京勒令周邊的山東、河北、內蒙、山西等省分透過停工停產的方式強行關閉污染源,數百家大型工廠將因此停產12天,甚至往常在11月1日開始的供暖試水也推遲至會後。為降低汽車尾氣對空氣的影響,北京從11月3日開始實施單雙號限行措施。在這個有550萬輛機動車的城市裏,每天有一半汽車呆在停車場,違者將課以重罰。幾個牛奶企業提前一個月就向訂戶發出通知,會議期間因為單雙號限行,牛奶只能兩天送一次。許多小型門店接到工商部門的通知,會議期間停業,尤其是油煙較大的餐飲企業,比如燒烤餐廳這樣的。
北京政府現時對於舉辦國際會議時期的人工干預天氣頗有經驗,北京市氣象局下設有「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內部簡稱人影辦)」,從奧運開始就累積了相當經驗。《華盛頓郵報》為此調侃道:如果北京的天是藍的,請不要上當。但對於北京市民來說,經過了霧霾的肆虐,借助境外勢力訪華的這幾天,能夠有藍天白雲,也是好的,也有人說,希望那些境外勢力不要走,住在北京好了。
此次峯會安保又更上一層樓,北京市公安局聲稱「史上最嚴」: 首次使用排爆機器人,首次使用直升機巡邏,啟動最高等級反恐機制,地鐵出入口警方查證,計程車、公共巴士路過長安街不得開窗戶,部份地鐵站關閉,街面上警力大增,各種防暴車、巡邏車停在主要路口亮起警備燈──你會覺得北京終於被佔領了。進入北京的航班安檢更嚴格,發往北京的包裹都要開包檢查,許多快遞公司向客戶發出通告說,在APEC會議期間,不保證郵件準時送達。
各個社區的小腳委員會紛紛出動,大媽們用顯微鏡一樣的眼光盯着每一個陌生人,連一隻蚊子都能認出來是外地的。為減少會議期間北京的人員及車輛流動,當局還給體制內的公務及事業單位放假,許多國有企業鼓勵員工外出旅遊,盡量不要留在北京。遠離北京八百公里的河南欒川縣,開放七個國家4A以上風景區六天,持有北京身份證即可免費。北京鐵路局因此推出通往全國六個省市的自駕車運輸專列,個人的私家車首次可以通過鐵路運輸。
一系列的措施意味着北京對此次會議的重視。對市民來說,這樣的不便當然很難忍受,但北京市政府向市民發出公開信要求市民「理解支持」,也就無如之何。國家動員的力量如此強大,讓我們臨時看到了一個和諧而美麗的北京。但就不久之前,北京馬拉松賽事上的口罩,早已是國際媒體的頭條,會議期間的藍天白雲,終究是曇花一現。所以,他們到底是要取悅境外勢力呢還是痛恨境外勢力?
當年奧運時,就有評論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回頭看這幾年舉辦的重大會議或者賽事,莫不如此。北京一方面要證明自身的崛起與強大,這就需要頻頻在國際舞台上亮相,甚至自己承接國際賽事或會議,以彰顯「萬邦來朝」的假象,但另一方面,由於中國自身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及城市病,又無法在短期內解決,這就需要北京要拿出相當大的精力來粉飾與遮掩。從奧運會後的一系列行為看,這種遮掩是相當有效的。
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北京到底有沒有決心治理環境以及城市病?如果單單只是做表面工夫,那的確做得不錯。假設高級領導們的家眷都在外國,我想不出他們有甚麼動力真心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
戴若瑜
獨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