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累美元強勢觸發其他主要貨幣貶值,外滙基金第三季滙價損失284億元,拖累季內投資收益由盈轉虧蝕187億元。市場分析,美元急升屬意料之外,相信金管局有空間做適當對沖,第四季有望止蝕。
記者:黃翹恩 周家誠
金管局向立法會財委會滙報第三季度外滙基金表現。組合內的外滙投資勁蝕284億元,是逾10年來最差的季度表現。
港股轉盈為虧,微蝕2億元,其他股票及債券分別賺28億及71億元。今年首九個月外滙基金累積賺377億元,與去年全年賺812億元相距甚遠,料今年全年外滙基金收益很大機會出現按年倒退。
學者料已做適當對沖
外滙基金投資有77%為美元及港元,餘額為外幣。即使基金所投資的資產價格維持不變,但因為貨幣貶值,而在季末結算兌換港元(因與美元掛鈎)時,出現滙兌損失,令資產縮水。金管局昨亦解釋,第三季美元以外的主要貨幣皆貶值,如歐元單季跌7.7%;日本在4月提高銷售稅後,第三季表現遲緩,上周已宣佈會繼續量化寬鬆措施,日圓兌美元單季跌7.6%。英鎊同季亦因蘇格蘭公投受壓,錄5%貶值。
今季數據公佈後,有投資界人士認為,外滙基金一向是被動管理,投資組合較少因市場波動而「轉盤」,即使第三季市場因憧憬滬港通出現短炒潮,外滙基金亦傾向保守審慎,未有因炒風而受惠。
不過歐元、日圓貶值已非一朝一夕,金管局為何不減持止蝕?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指出,美元急升「令好多人跌眼鏡」,金管局或錯估美元走勢。經濟學者關焯照分析,日圓佔外滙投資組合比率不算高,而且日央行推出量化及質化寬鬆(QQE)亦出乎市場預期,相信對整體組合影響不大。他又指,投資表現不能只看一季波幅,相信第四季應不會重蹈第三季覆轍,相信金管局已做適當對沖。
第四季表現或不太差
金管局又指,若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美元轉強,誘使資金流向美元資產,或會收緊其他新興市場(包括人民幣)表現,屆時亦會影響外幣投資組合表現。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會檢討資產配置,及增加表現不俗的「其他投資」比重,以穩定滙價波動帶來的影響。
至於三央行量寬不同步,羅家聰、關焯照均預期歐、日必繼續量寬救市,美國下年普遍相信必會加息,在息差擴闊之下,美元將轉強,屆時可增持美元,改善投資表現。羅家聰更預期第四季表現不會太差,展望12月,股、債有機會延續本年頭兩季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