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政治冷感,近日社會上發生的事,很難再扮睇唔到。好似面書有個名為「柴灣人柴灣事」的群組,本來只係街坊交流的圈子,早排版主出post動議公投,踢走成員之一鍾樹根,得到300票力撐,成功達標,群組即時升grade,亦讓人感到柴灣人愛自由、愛選擇的一面。今次我們走入柴灣,請街坊選出最愛心水秘店。
記者:謝翠玲、胡慧敏
攝影:劉永發、楊錦文、伍慶泉
成婚之前趕到 食魷魚麵
說到柴灣秘店,一定不少得「工廠區魷魚麵」,店子真名叫財記。老街坊說,從前財記不在工廠區,在17座那兒,是老闆八叔和老闆娘葉太的老爺葉財和奶奶開的。老闆娘葉太很忙,難得偷空跟我說話:「50年代我老爺在大坑蓮花宮那邊開檔,後來搬去柴灣徙置區17座,1986年才搬到工廠區這位置。」葉太邊說,坐在旁邊的老街坊給我們修正年份和地點,彷彿比葉太更熟悉財記。
財記賣的是車仔麵,最初只賣蘿蔔、豬皮、魷魚、豬腸,後期加入螺肉、豬紅、魚蛋、齋卜(麵筋)和菜心。魷魚最受歡迎,由浸發到咖喱辣汁,秘方都是葉太老爺留下來的。每到星期日,財記最忙,因為不少已搬走的街坊遠道回來。「街坊認識多年也不是個個都記得名,但會用現在住的地區來叫,好似大埔呀、荃灣呀!最遠的是長洲。」葉太數着。街坊熟客軼事多多,有一個最經典:「有日我哋六點幾開檔,有個女仔來食麵,她告訴我,她那天結婚,臨化妝換婚紗前仍忍不住要來整碗魷魚麵先安心!」我真羨慕柴灣的街坊,可以為一種味道如此癡纏。
財記
柴灣吉勝街10號內巷(下午2時收市)
貴價叉燒邊個食 代代食
新桂香燒臘在柴灣無人不識。老闆陳偉也知道自己名氣響,「我哋係貴㗎,要用新鮮貨嘛!」雞、燒肉、叉燒,能用新鮮的,就用新鮮。而且全日密密出爐,同區店舖,當然比下去。陳偉七十年代尾偷渡來港,82年在柴灣桂香做燒臘,見證了柴灣的興衰。「當年呢度好多工廠,好旺㗎!五金廠、塑膠廠,一訂就幾百個飯盒,一日燒過百隻鴨。」九十年代,工業式微,家庭客取代工廠客,人情味有增無減。「我睇住啲客大,阿爸阿媽帶佢來,我切嚿叉燒請佢食;𠵱家佢哋帶仔女來,我又切嚿叉燒請佢食。」十年前,桂香老闆退休,陳偉與幾個舊夥計合資另覓舖位,原班人馬開了新桂香。
味道和感情,不曾改變。叉燒仍舊每日出爐四次,只用精挑脢頭肉,三分肥七分瘦,有燶邊;乳豬用6斤重的越南豬,嫩得來有肉香,外皮卜卜脆。還有坊間少見的火腿磚,一樣好味。
新桂香燒臘
柴灣道345號金源洋樓地下17號
回應民意 甜品店提早開舖
相比起其他有數十年經驗的街坊老店,只開了十個多月的糖兄弟甜品屋絕對是「小弟弟」。開業初期,晚上9時開檔已大排長龍,其後被街坊拍閘催促下,回應「民意」提前在7時開檔。小店賣新式甜品,也有傳統糖水,最受歡迎是芒果類甜品,一箱箱新鮮菲律賓呂宋芒,有客柯打,起肉打汁,做成各樣甜品。
店子由三個後生仔經營,其中一位老闆阿武,家住柴灣,見原址已結業的髮型屋舖位招租,便跟弟弟和好友阿文合資開甜品店。三個年輕老闆仔也秉承柴灣店濃厚街坊味的傳統,老闆之的一阿文說,來這裏開店後,也覺得自己就是柴灣人。「有個客來的時候仍大住肚,看着她BB出世,後來帶埋個B嚟食甜品,還跟我們說大肚時看到凍甜品也不能吃,現在終於等到不用戒口了,這種街坊感情都很美妙!」
糖兄弟甜品屋
柴灣道350號樂軒臺地下419號(晚上7時開店)
更多親民小店
日式黯然銷魂飯
店主阿B做了日本料理十多年,最愛吃燒烤,見柴灣沒有好的串燒店,三年前在屋企樓下開舖。自創多款燒烤,十零蚊有交易。海產天天去街市買料,扇貝$42半打、燒蠔$12一隻有交易。另每日限量20碗的「黯然銷魂飯」,以鮮五花腩紮成日本叉燒,自調醬汁滷煮而成,加半隻糖心蛋,大人細路都愛。
崗燒
柴灣樂軒臺407號地舖
豆花豆漿平靚鮮
在柴灣已經十年了,一碗豆花五蚊雞,大大支豆漿八蚊雞。用料也講究,選用加拿大黃豆,豆味濃;糖是韓國的,甜味較醇。前店後廠,日造豆漿10桶。即煮即賣,絕不隔夜,隨時可飲到新鮮豆漿。
怡怡鮮豆漿
柴灣道樂軒臺222號
限時限量芝麻糕
不是老街坊報料,很多柴灣人也不知道漁灣街市雜貨檔有芝麻糕賣,逢星期三、六才供應。檔主只小量生產幾十件,未到中午已賣晒。比手掌細些少的芝麻糕,芝麻味香濃,不太甜,質地煙韌。近日逢星期一、四還有賣花生糯米糍。
新泰雜貨
漁灣街市地下285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