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計價基金銷售增,有銀行稱按年飆升近4倍,當中最受歡迎的一隻高息股債基金,年度化股息率達7.5厘,計及股價及滙率回報逾9厘,銀行界人士認為人幣投資者通常較「好息」,惟部份將基金投資視作定存,須注意有虧損風險。
記者:周家誠
星展銀行(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產品主管莊希稱,該行人幣計價基金之銷售數據近乎「直線上升」,直至9月底之數據對比去年全年增長約4倍,大幅優於其他計價貨幣基金。渣打香港首9個月人幣計價基金銷售,按年則升近3倍。
市場各類基金公司近月相繼增人幣計價,例如德盛安聯、摩根資產及東亞聯豐等,莊希解釋,「有基金因應QFII額度增加、有些本身銷售已經良好,因此加入人幣計價谷銷售;從散戶角度而言,人幣定存息率非長期處高位,較高回報的人幣計價基金需求遂增。」
非保本型投資
惟有存戶視人幣基金投資為定存代替品,恒生銀行投資產品及顧問業務主管李佩珊提醒,兩種產品風險並不屬於「天秤關係」,因定存屬於保本型投資,亦有存款保障,而人幣計價基金所投資的資產如股債風險較高,部分涉及複雜投資產品,將有機會虧損,不宜輕易將定存轉移至基金投資。有銀行界人士透露,近月施羅德亞洲高息股債基金較受歡迎,因截至9月年度化派息率已達7.5厘,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謂,該基金五成買亞洲高息股,中長線表現勝其他區域,而三成投資亞洲高息債,在股市波動時有平衡作用。
德盛安聯寰通旗下美元高收益基金、收益及增長基金亦加入人幣計價,銷售亦漸見增長,溫傑指出,前者投資美國高息債,目標年率化股息收益達9.7厘,惟債價由於信用利差收窄,債價收益甚低。至於後者除高息債外,亦投資美股及可換股債,目標息率列明11.5厘。
現時銀行基金認購費平均為2%,恒生職員指,債券類型基金認購費為1.5%,高端理財客一般基金認購費則為2%,認購額最少2萬港元等值。華僑永亨早前推優惠,客戶認購5萬港元等值基金認購費為1%,屬全城至低。另外,管理費通常在回報率上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