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與姊姊結伴到茶樓飲茶,看似是平常小事,但對中度智障的張碧貞而言,卻是夢想。她與嚴重智障的孖生姊姊碧珍居於不同院舍,已經多年沒見面,數年前起更因碧珍越來越口齒不清,連電話聯繫也被迫停止。幸獲保良局「愛與夢同行」計劃幫助,碧貞終於圓夢,與姊姊緊緊牽手重遊舊地,回憶舊時與家人同往茶樓的歡樂時光。姊妹倆以燦爛笑容代替言語,說出心中喜悅。
記者:袁樂婷
碧貞和碧珍一見面,便展現雙生兒的默契,時而手舞足蹈,時而四目交投。點心上桌,碧貞與幼時一樣,第一時間夾起蝦餃,放進姊姊碗中;餐後兩人牽手在北角散步,捨不得道別。
社工靠單詞得悉想法
統籌計劃的社工朱逸康說,收集夢想的過程比圓夢更困難,尤其中度及嚴重智障患者的語言能力低,無法表達想法,惟有靠社工從生活中觀察。例如照顧碧貞的個案社工張詠詩,便是從碧貞在不經意間繃出來的單詞,拼砌出她最想「與姊姊搭的士去北角飲茶」,其後與她家人聯絡,方知背後故事,「北角已變晒,茶樓都唔係同一間,但親情同回憶係最緊要」。她們並非只見一次,其後定期相約見面。
學員圓夢,家人同享快樂。總是掛着天真笑容、中度智障的邱浣雲,選擇與家人上影樓拍攝全家福。個案社工鍾美儀說,浣雲經常拿着與家人合照,向院舍職員逐個介紹「呢個係邱生邱太」,因此當談到夢想,第一時間便知道浣雲的想法。
扮靚與家人影全家福
拍照當天,浣雲撒嬌說「未化妝唔影相」,嫂子即幫她「扮靚」,原本嚴肅的父親也笑逐顏開。浣雲回到院舍後,將全家福放在床頭,如往常般興致勃勃介紹家人。
家中老么陳光照,則親手煮水餃給兩位胞兄,答謝他們照顧。雖然他平常有參加烹飪訓練,煮餃子當日仍顯得緊張,怕做錯步驟,最終在義工指導下順利完成。光照自小與哥哥感情要好,哥哥吃着餃子,直言既驚喜也感動,因沒想到光照的夢想竟是答謝自己。
朱逸康說,在日常工作以外抽時間實行計劃,對前線社工負擔頗重,但各人甘之如飴。唯一憾事,是有受惠者原計劃回鄉探親,但出發前親人卻突然離世,「夢想唔係冇時限,有契機,捉住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