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收到很多政圈中人電話,有民主派、有建制派,甚至包括官場中人。他們問我:《蘋果》發生甚麼事?為甚麼開行摩打反對議員辭職公投?
個個都想探聽內情,但我的答案只能是:你見到甚麼,我見到甚麼。
其實,報紙白紙黑字印出來,還有甚麼不清楚?還想要甚麼內情?
然後他們就問我:你怎麼看?
自從佔領行動發生以來,學生提出建議,無論多麼天馬行空,或者匪夷所思,我都保持開放態度。我提醒自己,如果以舊有思維處事,佔領運動不會走到這一步,所以我從無、也不準備一口咬定任何初始萌芽的構思必死無疑──即使,在過去兩星期,我多次在《壹錘定音》討論議員辭職公投,而我在金鐘佔領現場遇到旁觀的市民,一面倒反對,其中一位中年女士更急得哭起來,叫我好好勸告學生,我都跟她說:「學生會思考大家的意見才做最終決定!」我希望盡量讓學生有空間。
但事到如今,學生確實需要好好回答一個問題:為甚麼?
直至今日為止,支持議員辭職公投的人,其實仍未能清楚向公眾解說,為甚麼要這樣做,更遑論說服到大家。
我大概兩個星期多之前,首次聽聞三子雙學和泛民重新討論議員辭職公投的可能性。但據我所知,當時相關討論的基礎,是希望以辭職公投作為退場機制,以期以另一形式延續佔領運動。當時,學聯和政府對話無功而返,情況膠着,三子雙學泛民對前景都有不同程度的迷茫,大家都在苦苦思索前路應該怎麼走下去……
不過,三子雙學泛民很快就知道,辭職公投不可能成為退場機制。問一問佔領現場的人就知道,即使議員辭職引發公投,有幾多人願意離開?答案很清楚,很多人都不會離開。
現在,三子雙學公開口徑已經是辭職公投不會成為退場機制。辭職公投的原因,變成議題對決。但問題是:究竟三子雙學認為,民意有甚麼不清晰?民意對反對人大8.31議決不清晰嗎?民意對反對「袋住先」不清晰嗎?民意對支持真普選、支持梁振英辭職不清晰嗎?
我相信,三子雙學對民意並無絲毫懷疑。既然如此,為甚麼要做一些「阿媽係女人」的對決呢?
如果三子雙學只是想藉着議員辭職公投對北京和特區政府施壓,那更加笑話:有甚麼比當前的佔領行動對當權者有更大的壓力呢?如果他們對佔領行動仍然寸步不讓,憑甚麼會以為辭職公投可以取得更大實效?
或者有人覺得,可以透過選舉過程動員社區,將民主概念更植根社區。這樣的目標,百分之一千值得支持,但如果僅僅為此,我就寧願以其他方法做這件事,因為辭職公投無可避免有風險,正如堅哥昨日文章所說,你不要小看了共產黨龐大維穩費的動員力。而且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不容小覷,泛民及其支持者有能力在維持佔領行動時兼顧到嗎?
如果不能成為退場機制,辭職公投隨時淪為「無嘢搵嘢做」,多此一舉。大家不知道運動下一步應怎樣走下去,於是信手拈來,就將這個方便的議題擺上枱面。我體諒大家的困局,但不得不提醒,最可能的後果是白忙一場,更差是轉盈為虧。勝算?暫時看不到,除非辭職公投作為退場機制成功將運動轉化到另一層次,但事實上根本做不到。
接受現實吧!佔領運動退不了場,三子雙學泛民現在唯一焦點應該是如何在持續這場運動時,團結更多人支持,減少民怨。隨便舉個例子,佔領範圍是否可以大幅縮減,但同時將部份佔領區域由臨時變成永久?如果夏慤道從此由馬路變為行人專用區,在歷史上永留印記,功德無量。為甚麼不?
期望三子雙學泛民和所有支持佔領行動的人,更誠實、更勇敢地面對退場和不能退場的問題。要忙的事多着,無謂糾纏一個支持者互相爭拗、虛耗的議題。問一問村民就知道該怎麼做,一如上次廣場公投。
P.S.《壹錘定音》周一至周五早上10點至12點直播,收聽可透過 http://hammerout.hk
烽煙電話 29923333
短片WhatsApp 91323813
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