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經歷一輪風雨後,上周終於升穿了23527,自己也按原定計劃再加注。一直跟進本欄讀者應該清楚士佳近期一直審慎看好,大揸美期,小揸港股。老實說,假若以市場新聞及消息作為依據,一時話環球經濟差,一時又伊波拉、又佔中,仲講埋滬港通擱置,牌面上都咪話唔驚,所以好多人不斷問點解仲有信心揸,其實皆因參考我自己研發的系統,早排美股港股逆勢均出現撈底訊號,以單一市場出現訊號來計,成功率是79%,若然港美同時出現訊號,以往失誤率係零,即是全勝(touchwood),而今次美股的訊號比港股強烈,所以我特別看好美股。運用市場雜音配以系統作基礎定下買入策略,係我的投資哲學,篇幅所限,不宜在此太多口水,11月29日,筆者會在「華富財經鉅人滙」中淺談個人心得。
自貿區股要揸實
現在大市升上來,有利潤當然開心,不過當日並唔係易捱,但炒股跟做人一樣,最重要是信念,當你認定了要走的路,就唔可以怕,「怯,你就輸足一世」,既然自己的研究顯示有機會見底,無理由因為消息及人家的評論而動搖,這次堅持先帶來甜頭,往後操作就可以給自己多一點彈性,要談目標的話,我會先睇24300,執筆之時,日本正加大QE,24300目標應該係太近,但既然當日風雨飄搖時訂下此首目標,咁到時點都套些少利,美股亦一樣,當時博見底預設了創新高就獲利一半,現在無論幾睇好,至少都要平三分之一好倉。
至於滬港通不通,市場上好多猜測,事實係點只有上大人知,但近年國家的發展,的確有機會令香港的角色有所削弱。首先是人民幣離岸中心,除了新加坡外,還有英國、德國及澳洲等覬覦這片肥肉,競爭對手眾多,令中央有更多選擇。此外,上海自貿區正式成立了一年多,有內地評論家說沒啥突破,但睇數據似乎進度不錯,1至8月自貿區內進出口同比增長11%;物流倉儲成本據企業測算平均降低10%;平均通關時間縮短三至四天。目前,87家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入駐自貿區,1至8月,自貿區新增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1,563億元,佔上海全市的15%。最重要是習主席已經講明要複製,市場相信第二批地方自貿區的批覆應該好快出台,當中,呼聲最高的有天津、廣東及福建。任志剛話擔心香港被邊緣化,其實並非危言聳聽。講咁多問題,鬼唔知咩,咁點解救先得㗎。我一個人就當然解決不了,但都盡力武裝自己,增加香港人的競爭力,除此以外,早早叫大家買定自貿區股,生於斯,長於斯,本唔想長他人志氣,但打仗都要糧餉,分對手一杯羹,此長彼消,最低限度,可當是情感對沖,雙贏就最好,己隊勝亦唔錯,萬一只有他地跑出,至少窮得只剩下錢,不致一敗塗地。這些自貿區股,早早就出現了買入訊號,醒目錢落注整個板塊,十有九中,無辦法唔做這個情感對沖。廈門港(3378)及天津港(3382),連前海股深圳國際(152) 我都一早買了,你行動了嗎?
張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