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方集:低薪養廉 弊多於利 - 張宗永

圓方集:低薪養廉 弊多於利 - 張宗永

習主席打貪,贏得海內外一致掌聲。另中國政府計劃大幅降低大型國企高管的薪酬,當中包括一些市值排名在全世界十大的國有銀行,我覺得這是經濟民粹主義,弊遠多於利。減銀行領導薪酬,理由不出下面三種:一、高官無能,未能為公司創值;二、高管秘撈,這些薪俸(縱是加上房屋、交通及子女教育等福利),都只是高管收入的一小部份,正職之外,高管在外邊大把世界;三、高管是花瓶。大陸經濟體制慣性向國企傾斜,以銀行為例,利率協議就為銀行帶來很豐厚的存貸息差(NIM),有沒有高管,銀行都依舊賺錢。大家如果接受以上任何一種講法,是不是應該立即拋售手上的中資銀行股呢?

權力才是真正財富

我特意選了去年全美最高收入的銀行高層: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史東(John Stumpf)和中國最大銀行工商銀行(1398)主席姜建清來做比較(見表)。同樣是商業銀行,工行比富國利潤更高、資產更大、員工更多、回報率更勝,但史董的人工卻是姜董的60倍!體制內應該算是副部級的姜董仍然甘之如飴,證明在中國,權力才是真正的財富。
很久前,我任職外資銀行的定息部門,公司賣很多債券給國有銀行和主權基金,當時中國銀行仍未行股份制,員工都是公務員,薪酬絕對是「為人民服務」的。但這些交易員經手買入數以億計的美元債券,是交易室大客戶,作為管理層,當然要花時間和這些重要客戶溝通聯絡感情。那陣,高爾夫球剛在內地興起,是少數人的玩意,間中我的銷售員會安排我和這些國企銀行部門主管打打球、聊聊天。當時球道費加球僮連球車都不超過1,000元人民幣,且當日港幣是比人民幣強,算起來消費便比在香港便宜很多,但雖然如此,同事都會提醒我,結賬時還是不要給銀行高管看到賬單,以免他們心理不大平衡。我想一個替國家掌管那麼多資產的管理人,為甚麼拿的薪水卻是那麼少呢?
亦因為這些國企員工薪金低,又擁有外商垂涎的人脈,很多外資行常覷覦這批人才,以高薪挖角。情況至此,外管局和一些大型國企銀行明令規定,若外資行向他們的員工挖角,他們將會停止與該外資行交易一段時間,作為懲罰。今天中國人已經富起來,深圳的高爾夫球球費已經比香港昂貴,主權基金和外管局這些機構對於員工和外資中介之間的交際亦有很嚴格的管制。
過往中國大學畢業生,尤其是「海龜」,都喜歡進入外資投行工作,如能夠有機會在金融中心,例如紐約倫敦或香港鍍金,就更理想不過。但時現在有很多留學生都覺得早些跑回國內,建立人際關係才是上算,甚至有留學生寧願選擇加入國企銀行也不願意加入投行,覺得更能夠建立珍貴的人際網絡。當然家境富裕亦是原因之一,近年留學生很多都是家中獨子或獨女,要他們很辛苦地從基層做起,爬這些外資大機構的職業樓梯,不論是家長和子女都敬謝不敏。

公平制度激活腦袋

看到中國經理人的生活質素大幅提高,我是從心底裏面高興的,中國人口13億,純粹從或然率看,要出產一些出類拔萃的腦袋一點都不難,重點是我們如何建立一個公平的制度去激勵這些腦袋,減薪是背道而馳的。

張宗永
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