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訪問了胡慧沖,風花雪月,一點都不政治。原來「泰國通」曾經在全盛時期的亞視做過《今日睇真啲》,還負責「陳健康事件」的報道,一下子把我的思緒回帶到16年前的學生時代。
年輕的讀者可能不知道這滄海一粟,然對八十後和更年長的讀者,一點不陌生。1998年陳健康背棄妻子,深圳尋歡,陰差陽錯被《蘋果日報》、TVB的《城市追擊》和亞視的《今日睇真啲》全程直擊,過程不贅,讀者上維基自會找到資料。事件中的倫常悲劇,固然是全港師奶茶餘飯後所爭議,而讀新聞學的莘莘學子如我,更加關心事件中「蘋果付款造新聞」的新聞道德問題。
《蘋果日報》要不得,1998年11月肥佬黎在頭版刊登了全版道歉聲明,承認事件令編採同事蒙羞,向社會大眾致歉。此後,「煽色腥」的報道仍有,我仍對《蘋果》這方面的取向有保留,不過有償的「造新聞」不復見,至少大家知道這道界線過不得。
說起陳健康,是因為我聯想起「藍絲帶」、「愛字頭」、「幫港出聲」之流。事先聲明,這篇文章不針對反佔中人士,反而想為大部份反佔中人士澄清,以上種種「愛國社團」並沒有取得大多數人的授權,但他們的低智、暴力行為,令反佔中人士被無辜標籤成同類,我相信沉默一群無不咬牙切齒,我深表同情。
有這麼一個聯想,道理十分顯淺,這類團體之所以發展成今時今日的怪獸級規模,實有賴一眾新聞傳媒的「資助」。當然不是說傳媒直接付鈔,但由陳淨心之流伊始,本來「蚊型」的激進土共組織,透過極端的言論和行為吸引傳媒注意,利用觀眾讀者的好奇和嘲笑爭取版面,竟然漸漸壯大起來!電視台、報章和雜誌已經不止一次揭露此類組織「收錢辦事」的荒誕行徑,明知他們透過「出位」、「見報」,繼而收取維穩費,再付鈔動員禍港,令暴力蔓延。傳媒卻繼續予以大篇幅報道,給予其「集資」的本錢,這到底和資助陳健康有何分別?分別是:陳健康害的是自己妻兒,這些團體害的是全香港!
記協主席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不應杯葛採訪藍絲帶。敢問,這堆藍絲帶、愛字頭,到底能代表甚麼人?誰給了他們授權?他們的新聞價值,除了造假、錢權和暴力以外,還剩下甚麼?說穿了,採訪他們活動,由主要電視台帶起,透過「人有我有」的心態,感染全行。新聞製造新聞,本來就不道德,還要兼聽甚麼歪論?為甚麼要把他們推成「反反對派」的代表?我希望傳媒還反佔中市民一個公道。
兩年前,愛字頭小貓三四隻,其中一隻「即棄紙杯」在維園揮拳打記者。兩年來新聞媒體用新聞版面、時段養奸,養出一隻圍堵記者毆打,無法無天的怪獸,我們還想幫牠進化到甚麼程度?
(另,由於作者希望大家專注本欄文字,由本星期起,本欄不設動新聞,請讀者們繼續支持!)
Profile:
前新聞記者、主播,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