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知名主播位位老行尊,熟悉國際政治,比很多政客還要早入行,連元首都對他們恭恭敬敬。香港主播不同,主要讀稿,除了新聞小花可靠樣,其他難以出眾。自六四後李汶靜採訪李鵬別過面去,直至最近TVB新聞部主播記者聯署事件,香港主播很久沒有幹一番好看的事。後來TVB吳璟儁訪問梁振英,企圖將其逼入牆角。市民心中仍疑問多多,政府有沒有全盤收科計劃?中央對香港民主態度會否更強硬?香港主播們,如何有法子KO 689,讓他吐出真言?
記者:陳芷慧
攝影:伍慶泉、梁志永
新聞前輩:舊派句句綿裏針
梁振英接受(或「被接受」)TVB時事節目《講清講楚》訪問,雨傘革命發展並沒大轉折,主播吳璟儁咄咄逼人的發問卻贏盡掌聲,面書上更有人為他成立專頁,粉絲人數多達二萬。吳主播從微觀入手,最精采是他就放催淚彈一事追究責任,「你會否應示威者要求,你或警方是否需要道歉?」梁振英:「這個決定,警方在現場……」吳主播:「我明,問題是你是否認同警方做法?」梁振英:「這個大家可以判斷,但我認為……」吳主播:「我明,但你作為上司認同警方當時的做法嗎?」梁振英:「我們不應以政府首長介入警方現場行動……」吳主播:「反過來問,學生說警方有錯,你認為呢?」梁振英:「警方根據專業守則……」吳主播:「即是警方當時所做的沒有錯?」花一節時間,最後無奈轉話題。正當我看得熱血沸騰,香港有線新聞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應春說:「問題是你想achieve甚麼?明知特首答對或錯,他都死。」
相比吳璟儁,「政治立場相當保守」的褚簡寧於亞視國際台Newsline清談節目訪問梁振英時,則宏觀地討論立法與人大關係,如問及是次運動中央對港態度有否改變?會否令香港民主更難行等,趙認為這取向更實際,「兩位雖有追問,但看出老牌與年輕主播的分野,褚簡寧溫和卻句句藏綿裏針,吳璟儁則較進取。」對趙應春來說,始終認為褚簡靈那種「笑騎騎放毒蛇」風格才是上策。「他問題尖銳,用字獨到。」褚簡寧一句「跟學生反覆談判後不果,會否有“violent crackdown”?你可忍受多久?」梁即提高警覺並澄清不能用「鎮壓」這字眼,推說警方很為難,“have an impossible job to do”,否則往後對話則落入鎮壓框架。兩代分野原因何在?趙憶述港英時期當記者的情景,笑問:「你怎能質問港督道不道歉?」80年代做記者艱難,今日現場放好咪架,官員出來總要吐幾句回應。「以前?我抓緊英官出來至上車的十秒,跑上前遞咪望他回應一句,還常被保安推開。」老一輩主播珉和風格和得體措辭就這樣煉成。
特首訪問 冇都冇所謂
趙又指梁振英短時間內接受兩所電視台做法罕見,「他希望重申官話。」我認為689只接受兩所「懷疑」維穩親共電視台訪問,對比口中那些西方民主國家,政要人物常接受媒體訪問,他未免太「鵪鶉」。如趙憶述,當年中英談判,關係緊張,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依然接受香港訪問。
當年倫敦BBC辦台慶,邀請戴卓爾夫人接受英國聯邦訪問,趙應春便膽粗粗向對方監製爭取,「至少讓我在中英關係問題上問一條問題。」結果爭取成功,他與李汶靜一同訪問,全城轟動。那何不邀特首訪問?「特首可能覺得TVB較大路,ATV較友善,而有線和NOW台不知走哪一條路線吧。」他指:「能訪問最好,但有還是沒有都沒所謂,特首都係說那些話,大同小異。」聯絡過特首嗎?「不知道,可能同事有聯絡過吧!」哦,即是不稀罕!
如趙應春訪問689:探究未來願景
如果梁振英接受有線訪問,如何令觀眾有新鮮感?趙應春:「『基本法』和『均衡參與』等答案特首一早想好,故眼光應放遠,如『年輕人是社會希望,但卻對回歸祖國抗拒,該如何解決?』等問題層次更深。」
1.領導班子如何看這次事件?他們的看法是否一致?
2.佔領人士意見分歧,政府在過去兩三個星期如何應對?
3.中央對你支持,是否令你與中央關係更密切?
4.建制派是否更團結?
5.雨傘運動反映年輕人對回歸祖國的抗拒。如何解決?
我們的主播
主場派
於六四事件後一年,李汶靜與袁花被派訪問李鵬,但李汶靜刻意迴避,別過臉不看李鵬,贏盡業界掌聲!
敢言派
柳俊江2010年在博客透露,不滿新聞編採沒自由,記者淪為照單執藥,於是離職,不愧為「大鼻新聞王子」。
膽識派
新聞小花蔡雪瑩,有份在《一群無綫新聞部記者公開信》聯署聲援,亦即將離職,懷疑不滿公司處理佔中手法。
全球名主播
風度式
美國三大主播之一Peter Jennings是ABC主播,趙應春最欣賞,他有風度能讓人從實招來,受訪者一致形容他從不逼人埋牆角,有禮貌卻充滿權威。他曾訪問出名口硬的美國次國務卿Richard Soloman,在舒服的氣氛下竟吐真言。
外婆式
最具權威的主播Barbara Walters,她說要像外婆對孩子般逼政客說實話。她訪問希拉莉同一條問題數次:「會競選總統?」希拉莉:「我沒想。」她再重申問題並細聲問:「你丈夫支持嗎?」希拉莉招架不住,回答「他支持我做對的事。」
逼問式
CBS王牌節目《60 Minutes》老牌記者兼主持人Mike Wallace,曾訪問多國領導人。他以進取風格著稱,對受訪者絕不手軟。他訪問普京時,曾直接問對方有關貪污問題,面對無人敢問的問題,他卻殺人一個措手不及,功力果然深厚。
前主播:不應表明立場
前無綫主播方健儀當過記者和公關,吃過兩家茶禮,跟她做訪問本來就是一場角力。我擺明車馬要她數臭TVB,她亦揭開底牌:「就聯署一事,我只能說尊重舊同事。佔中這宗新聞很複雜,有很多立場和可能性,我曾是他們的一分子,相信他們有自己的理由。」剛離職廉政公署高級新聞主任的她前路未定,會否重操故業仍是未知之數,對TVB立場的言論總是可進可退。只是不明白,方健儀怎能在一間沒公信力的CCTVB中,仍以千多票(比689高票)被《讀者文摘》選為最具公信力主播?她說:「我奪獎時經已是2011年至2012年,不是最更新。獎項上寫我個人名字,也許是就個人觀感而投票吧!」
面對TVB新聞部是否維穩的問題,她說:「每間傳媒機構都有取態,但我在職期間沒跟公司有太大的政治衝突,衝入上司房只是一些事實上的爭論,明明是我對的我一定據理力爭,亦不喜歡編輯大改我的稿,喜歡忠於原著。」然而連我也清楚自己公司立場,她沒理由不知道TVB立場,「知道有這個practice,但沒白紙黑字寫明。寫稿時不會理會機構是左中右,憑良心寫,我會記住最後一句『方健儀報道』。結果編輯如何刪改,都不關我事。」那跟TVB政治立場相同嗎?她指她沒試過與公司反面,而且她認為一個有公信力的主播,不應該表明自己立場,否則觀眾不會相信其報道。看方健儀最近消瘦不少,她笑說:「老公日日佔中,沒人陪我食飯。」她的立場,我們可否大膽假設?
望訪狼英 掀競選面具
要她說舊東主半句不是,正如要求梁振英對催淚煙鎮壓對錯上表態一般——死心吧!乾脆轉話題,她說轉職ICAC後就像精神分裂,不但放假時在家看新聞會跟着讀稿,看到廉署外大群記者就想衝入去參與採訪。「記者入問題紙通常避重就輕,怎會叫廉政專員回顧過去那麼簡單。現在記者預備4條題問題,我們則預備40條,簡直精神分裂。」所以她指對付官員最好的方法,就是遊花園,然後旁敲則擊,這也是從一位美國記者身上偷師,「當時我在直播室裏看新聞,那位女記者欲向希拉莉就競選總統意向套話:『你希望你的辦公室有角嗎?(總統辦公室Oval Office是橢圓形)你喜歡在家裏還是華美的辦公室上班?』訪問氣氛幽默,希拉莉或許答一句『可能圓形不會撞傷』,就已夠搞笑!」訪問梁振英,可以先講講他的興趣讓其鬆懈,突然殺入一句:「2017年你會否參選?」
方健儀入行十多年,接觸過三屆特首,老董出名只講早晨;煲呔曾公務員出身,一定講幾句讓你有soundbite落鑊。至於梁振英,方健儀說:「他與唐英年競選時,我採訪過他。他很謙厚,會說『你們放心,有甚麼要求說句便可。』」誰知,梁當選、方辭職,「想不到他變臉,完全判若兩人,所以我很想訪問他,突出競選時與現時表現的衝突。」
如方健儀訪問689:上任前後的矛盾
方健儀指若有機會訪問梁振英,不會再執着他辭職與否,會從宏觀及微觀兩方面着手,突顯他上任前後的矛盾。
1.你的言論令「萬四蚊人」不高興,你曾說會『拎住一張凳,一本簿,一支筆,走入群眾』,群眾正是「萬四蚊人」,那你現在為何會這樣說?
2.如果你仍然拎摺凳,那何不到佔領區聽取民意?
3.政府需要管治整個社會,佔領人士不離開,你有沒有全盤政策應對?
資深公關:六八九神仙難救
田大少說得對,「特首不易做。」回應傳媒百般提問,卻只有A、B、C三個答案餐單,實在不夠用,所以梁振英的「萬四蚊論」和「宗教體育界零貢獻」言論,是偶有的D餐答案,情有可原。一位資深前輩說:「當一個人用外語回答時,就容易露出真性情。用母語廣東話噏得就噏,可修飾言辭,但用外語時沒那麼靈活,自然容易露出底牌。」由一開始梁振英在錄影機前讀稿至今,難道真的無可挽救?連身為公關權威的公共事務顧問及政策分析員盧子健都耍手擰頭說:「行政長官連答問大會都不出席,失信於民,不是公關技巧所能挽救的。」他認為梁振英要挽回聲望,要做好中央與香港中間人的角色,才能令市民回復信心。
梁振英百搭餐單
A餐
梁:「相信警方專業判斷;不是政治決定;萬不得已,都不想清場。」
盧點評:「當然應說相信警方專業判斷,但一句『大型行動史無前例』,那便有位進退。」
B餐
梁:「我的任務是根據基本法和人大常委的決定下,與港人一起努力實行二○一七年真普選。」
盧點評:「人大框架控制不到,但自己信念卻是能力範圍之內,應重申自己對真普選的信念。」
C餐
梁:「令大家誤會,唔好意思。」
盧點評:「這句『唔好意思』太慳家,最簡單是認真道歉,像犯人認罪法官立即判刑,可了結整件事,但現在道歉無補於事。」
假如你是主播……
雖則心裏有數六八九不會落佔領區聽民意,不過大家一定有幾條問題「袋住先」,現在讓我們代他跟大家預演一場親民訪問。
李珈旻 中六生 SocRec民間記者
「連建制派的陳婉嫻都建議你多讀書,你會考慮進修後再參選嗎?」
「政府一直說旺角瀕臨暴動邊緣,你會否親身來走一趟,實現競選時承諾?」
「宗教團體承擔很多慈善工作,減輕政府福利開支,算是經濟貢獻嗎?」
阿 言 金鐘佔領者
「你回應似周公,你幾時見耶穌?」
Henry汽 車雜誌記者
「你的民意又創新低,你點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