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曬蝦乾大澳尋

自曬蝦乾大澳尋

在岸邊一排排網曬的蝦乾,被天然海風吹過,加上紫外光的照射,吸收了日月精華,是用時間醞釀的美味。為了拍攝這個畫面,我曾致電長洲、鴨脷洲等地方的漁民及海味店,十居其九的答覆是:「𠵱家邊有人仲會自己曬蝦乾蝦米?蝦都捉唔到一隻,想曬都冇得曬。」自2012年底政府正式禁止拖網捕魚,本地蝦乾似乎已變成一個傳說。多番轉折後,得知大澳仍有漁民曬蝦乾自用。於是,我決定啟程去尋找這個傳說……
記者:何嘉茵
攝影:陳永威、劉永發

從市區花了差不多兩小時往大澳,整段路程我都忐忑不安。直至到達大澳,見到街頭有婆仔推着上面載滿一盤盤蝦乾、魷魚乾的車仔,我才稍為放下心頭大石。隨漁民黃光泉來到他的棚屋,踏上木梯,跨過門檻,來到棚尾,見到一個用木架搭成的曬場,「住棚屋的家家戶戶都有這個曬場,以前魚蝦賣唔去,為了保存便曬乾自用,水上人食飯好簡單,有時打風落雨,冇得出海便用蝦乾來蒸飯,加兩條菜已夠一家人食。」
他是大澳原居民,今年69歲,十多歲便跟爸爸出海打魚捉蝦,醃鹹魚、曬蝦乾的技藝,一直活用至今。十多年前退休,在大澳開海味店,叫平發海味,把少量自曬的乾貨放在店內出售。蝦乾最傳統的做法是以海蝦生曬而成,一般用紅蝦所製,也有赤米蝦、中蝦、麻蝦仔等蝦種。「紅蝦肉比較腍身,新鮮賣唔到錢,但曬完變得清甜,所以用來做蝦米、蝦乾最好。現在香港已經好難搵到紅蝦,所以大澳冇人做蝦米。蝦乾則用中蝦取代,但始終味道差少少,加上處理工夫又麻煩,所以我們大多都是自己曬來食。」

現在要找到正宗本港蝦乾好難,像大澳現仍有少數漁民在棚尾乾曬自用。

大澳街邊檔不時有標榜本港生曬的蝦乾,但大多是從內地買入再加工。

挑細蝦腸最花工夫

只見他取出浸在雪水的海蝦,雪水令蝦身與蝦殼較易分離,將蝦劏開,食指靈活的一勾一拉,挑出一條幼幼的黑色蝦腸,而蝦身仍光滑無損。「一次過剝二三十隻蝦不難,但以前一般要做百多斤,鋪滿數十個竹筲箕,剝到手都軟埋,每十一斤蝦曬後先得一斤。若然是細蝦,腸又特別難挑,都是手工錢。」蝦身剝殼後,便將蝦放在竹笪或魚網上,讓太陽暴曬它兩日,這時便要看天做人。「曬蝦乾一定要大清早開始曬,如果曬得唔通透,隔夜好易發霉,有時曬曬吓落雨,整盤便要作廢。昔日最靚的蝦乾,是用海蝦在漁船上生曬而成,味道鮮甜,蝦味濃郁,如用養殖蝦烘焙出來的話,味道就差得遠了。」
「始終是大澳的蝦最靚。」他自豪地說。「大澳鄰近珠江口,位處於鹹淡水交界,水質靚,蝦生長特別快,所以你見我們出產的蝦膏特別靚。」昔日,大澳出產最多是銀蝦仔。每年農曆五至七月是捕銀蝦仔的蝦苗旺季,蝦苗殼清甜亦較軟,可磨爛做蝦醬,部份則會曬乾或烘乾做蝦皮。現時在大澳仍找到很多標榜本地生曬的蝦乾,但他說自2012年底政府正式禁止拖網捕魚後,大多數都是從內地收購回來再加工。「最重要是想曬都捉唔到海蝦,現有好多漁船在萬山群島、伶仃群島一帶捕蝦,在當地處理曬製後,才被本地漁民收購回來再加工,其實和本地相差無幾,質素一樣靚。」

製蝦乾步驟

1.先將蝦浸在冰水,令殼與肉稍為分離,再由頭至腳剝殼。

2.將蝦身劏開取出蝦腸。

3.將蝦放在網上逐一按扁,令蝦身水份更易排出。

平發海味

大澳街市街12號

式微中的大澳捕蝦業

漁業曾是大澳的經濟支柱之一,自禁止拖網捕魚後,漁民有的上岸、有的轉行,黃容根是其中一員。他今年67歲,是大澳漁民,曾擁有蝦艇,專門捉蝦曬蝦。「以前邊有養蝦?蝦乾一定是用海蝦做。我們清晨四五時出海,出海後約三十分鐘便落網,天光前回程,到岸上便會有人陸續『收蝦』。最重要是爭取時間,趕得及在中午前鋪滿竹篩,在烈日下暴曬。」八、九十年代初是大澳捕蝦業的黃金時期,當時以拖網捕蝦,蝦艇平均可捕獲五六百斤,收穫豐富的可上千斤。「未建新機場前,蝦量最多,又賣得好價。但九十年代建新機場時,曾用索罟群島的沙在赤臘角填海,生態受到影響,那兩年蝦量跌了近半,加上內地養蝦越來越多,捕蝦業已好難做。」
當時本地捕蝦業已步入黃昏時代,加上年紀大,他便在千禧年賣出蝦艇。現在大澳好難搵到蝦艇,大部份已停駛,其餘則轉往內地發展,「本地仍有少量漁民會用圍網捉蝦,但只限於近岸。內地市場大好多,質素靚的蝦乾都被他們收購了。」

大澳漁民黃容根見證着大澳捕蝦業的興衰。

黃容根的蝦艇,昔日以拖網捕蝦,因捕蝦業逐漸式微,最後他以十萬元售出。

水上人最愛 炭燒瀨尿蝦乾

「我們水上人愛食蝦乾,尤其是瀨尿蝦乾,蝦味濃,最喜歡直接炭燒食,先食得出原味。」黃容根說。在大澳街頭不時見到小食檔,檔口面前放滿各種海味乾類,以炭爐直接用鐵網烘熱,傳來陣陣炭爐香,其中一檔已有約十年歷史,店名叫大澳炭燒美食,有十多款海味乾類,老闆胡家屏收到柯打後,才即叫即製,因為本身蝦乾薄身易燶,燒烤時需經常反轉鐵網,烤約一分鐘,塗上秘製醬汁後便大功告成。烤過的蝦乾,帶微微炭香,很是脆口。

用炭爐直接烘乾,可食到蝦的原味。大紅蝦乾16隻$20、瀨尿蝦乾12隻$20

大澳炭燒美食

大澳永安街14號

蝦乾有分好多種

蝦皮,營養價值高,被譽為鈣之倉庫。蝦皮用銀蝦仔所做,是海蝦的一種,把銀蝦仔曬乾約需時半日,便成為蝦皮。蝦皮本身帶鹽味,是一味好菜的幕後功臣,炒香的蝦皮及大地魚,可做出廣東雲吞湯底。

生菜包蝦皮鴨鬆$98(a)

生菜包這款菜式,餡料選材必須要香口味濃,蝦皮鮮味濃郁,香口有嚼頭。

蝦米,色澤亮麗,若腳身仍保留少許白色則較佳。漁民通常用紅蝦仔及赤米蝦來做蝦米。做法是原隻蝦連殼灼熟後曬一日,乾透後放入麻包袋內拍打,將蝦殼篩走,常見煮法是用來煮節瓜粉絲煲。

大澳炒飯$48(b)

將蝦米拌上炒飯是較少見的做法,是昔日水上人經常食的菜式。

蝦乾,品種較佳,有豐富的蝦膏,主要用紅蝦製造,也有用赤米蝦所製,要先用人手去殼、挑蝦腸,然後將新鮮活蝦直接生曬。曬製時間最長,一般需時兩天。

三乾焗飯$88(b)

以白飯魚乾、紅蝦乾、魷魚乾焗飯,鮮香十足。 

瀨尿蝦乾,通常曬後呈扁身,蝦味最濃。淺灰色長條的瀨尿蝦乾較少見,生曬而成,工序較多,需浸雪水,再用人手剪殼,最少曬一日才乾,十五斤蝦曬後只得一斤。蝦味最濃,浸軟後一般可炒蛋、韭菜花或芽菜。

富貴黃金餅$88(a)

以蜆肉、瀨尿蝦乾混合雞蛋煎成蛋餅,鮮香味濃。 

(a)新金源茶餐廳

觀塘鴻圖道46號世紀工業大廈地下4號舖

(b)德發小廚

深水埗基隆街365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