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懲教署為犯錯而入獄的市民提供更生服務,讓他們重入社會。懲教署體育會主辦的秋季賣物會昨日舉行,今屆更新設「更生廊」,包括由歌連臣角男青年包辦的茶餐廳、社企「韓廚麵」的韓式小食及職訓展覽,展示在囚人士如何靠自己去再次建立新人生,讓外界更了解他們未來如何與社會重新接軌。
記者:黃靜薇
秋季賣物會籌備委員會主席廖遠光透露,新設「更生廊」,希望讓外界更了解在囚人士未來可如何與社會重新接軌,「大眾可以知多啲懲教署嘅職訓點幫佢哋融入社會」。
限量迷你垃圾桶手工製造
「更生廊」中的歌連臣角茶餐廳會有菠蘿包、蛋糕等港式小食提供,市民捐錢便可換得食物換領券。今年曾參加「金茶王大賽」的阿希,今次也會在茶餐廳中幫忙沖奶茶,他自言很喜歡沖茶,今年內已考得茶餐廳餐飲運作及服務和食物衞生經理的證書,希望未來重投社會時,可以當水吧工作,「今次係一個少少嘅實習機會,將餐飲訓練工場學嘅嘢學以致用」。
餐飲訓練工場主管曾偉賢希望藉此增加所員的自信心,「希望大眾可以食得出佢哋對食物嘅用心」。
除更生廊外,賣物會還設有36個攤位,是由各區的懲教所義工設置,主題大多與環保有關,各具特色,是在囚人士在院所中學到的技術製作出來的手工品,如赤柱監獄的木船、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的藤椅和大欖女懲教所的拖鞋等等。
其中東頭懲教所更以坊間流行的自拍館為概念,將監倉作為自拍的背景,讓市民拍照,場外設立一個可捲動的菲林,展示在囚人士如何誤入歧途,繼而在院所重新做人。
街道上的垃圾桶、鐵馬、大型路牌等其實全是在囚人士在監獄中製作的成品,塘福懲教所以此為概念,製作鐵馬及迷你版垃圾桶,部份可作筆筒之用。總工業主任張俊傑表示,成品表現出他們的細緻的手工,「鐵馬係佢哋用公餘時間做嘅,用不銹鋼枝折成細枝、再打磨鑽洞,一手一腳都係佢哋做,所以產量好少,一年得10隻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