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協屈佔中物資可疑

環協屈佔中物資可疑

【本報訊】親中環團「香港環境保護協會」昨發表佔中環境監察報告,推算佔領爆發以來已消耗1,000萬支樽裝水,指物資價值超過2.5億元,當中八成物資來歷不明。地球之友批評環協無實質證據,令人感到有其他政治目的;環保觸覺亦質疑報告可信度。

地球之友促交代理據

環協主席樊熙泰昨在金鐘佔領區發表報告,稱自9.28起一連四天,出動300多名義工在多個佔領區收集垃圾作回收及分析,推算四日已消耗150萬膠水樽;月內消耗1,000萬支樽裝水、19萬條膠索帶及3,500卷保鮮紙。並有大量醫療鹽水及口罩因儲存不善已報廢,造成環保災難。
樊多次提及佔領運動物資極充足,「現場一個月內被消耗物資已超過2.5億元,扣去約20%由市民捐贈外,全場來歷不明的消耗品約超過2億元」。
香港地球之友助理環境事務經理楊凱珊回應指環協表面上調查佔領行動對環境影響,卻特地提及運動物資來歷不明,似乎暗示有其他勢力介入,促環協交代理據,以免影響公眾對整體環團的信心。
金鐘物資站義工雷小姐反駁稱多個物資站已大致改為以飲水機供水。
物資站每收到逾500元的物資都作記錄,幾乎所有物資都由市民捐出,其餘由學聯轉來。她指個多個月來收到的物資總值不會超過20萬,質疑環協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