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7月起推行全新營運模式的思捷(330),最新一季銷售急速惡化,首季(7至9月)營業額按年大跌16%,較去年度9.9%的跌幅顯著擴大,期內無論是零售、批發渠道,還是歐洲、亞太區市場,均無一倖免,全線錄高雙位數的跌幅。
歐亞市場無一倖免
思捷解釋,由於期內要策略性關閉無錢賺的分店,並整頓批發客戶,故令銷售面積大幅減少;加上歐洲近月出現不尋常的和暖天氣,打擊人流。另外,受早前已披露在中國進行的退貨計劃影響,亦導致該區批發生意大瀉61%。種種因素夾擊下,才令思捷首季錄得如此嚇人的表現,堪稱是公司重新啟動改革以來最差。
如以市場劃分,向來生意最穩定的德國,期內銷售亦跌13.7%,遠高於去年3.3%的跌幅;餘下歐洲地區的銷售亦同比減少17%;至於亞太區的表現續差,生意跌22%。
如撇除面積減少的因素,單看同店銷售數據,思捷期內在德國、歐洲及亞太區的同店銷售,則分別錄13.5%、12.6%及2.5%的跌幅。公司整體同店銷售按年減少11.6%,而去年度只跌4.1%。思捷表示,新營運模式沒有對定單帶來負面影響,強調對改革仍然有信心。